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正文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丨云冈石窟:千年瑰宝绽放时代光华
2023-07-13 10:59   来源: 山西日报客户端

图片1.png

▲云冈石窟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张馨报道 由大同市区出发,一路向西来到武周山南麓。距今1500余年,气势恢宏的云冈石窟坐落于此,依然绽放着“穿越”千年的笑容。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指出,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云冈石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

如今,云冈石窟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云冈学”建设呈现崭新面貌,让承载着岁月沧桑变迁的古代雕刻艺术宝库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华。

保护第一,让文物“青春永驻”

1500多年前,匠人把生命的意义,留在了5.9万余尊造像和数不清的雕刻痕迹上。然而,也因其体型巨大、结构复杂、雕刻精美,造成文物采集的难度极大。

c1f882b926064b3a94eb6f5355a130a4.jpeg

▲修复员孙丽娜正在修复文物

走进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内,修复员孙丽娜正在认真补配着一件由第20窟山顶发掘出来的陶器。“修复工作需要清洗、配胶、粘接、补配、打磨等多道工序,耗时较长,就得静下心、坐得住。”孙丽娜说,文物修复技艺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坚持,耐得住寂寞才会乐在其中。

和孙丽娜一样的,还有一群“90后”修复师,他们日复一日静静地“复活”文物,一件件沉埋于地下的文物正在通过一系列工作,奇迹般地拼对成型,这样的修复成果令人赞叹。

从“治山”“治水”“治空气”到保护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的造像,3年来,云冈研究院不断加大人力、物力、科技、数字网络等方面的投入。目前,从管理者、研究人员到讲解人员,再到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不仅全员形成了“保护第一”的共识,也带动着广大游客在游览观光中有了时刻保护文物的文明意识。

如今,云冈石窟文物保护业务已覆盖石质文物保护、数字化建设、彩塑壁画修复等多方面,成为山西省文保行业的一支核心力量。“云冈石窟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在文物保护和展示上深入地延伸、拓展。”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说,“当前,我们正在对云冈石窟进行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将为云冈石窟的长久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挖掘内涵,“云冈学”建设呈现新面貌

在云冈研究院的图书馆,20卷《云冈石窟全集》整整齐齐地陈列着。这部历时7年编撰的巨著全面、系统、完整地介绍了云冈石窟所有洞窟雕刻,代表着“云冈学”研究的最新高度,也标志着“云冈学”正式确立。

图片2.png

▲《云冈石窟全集》二十卷

2021年2月19日,云冈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云冈研究院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努力推进“云冈学”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建设‘云冈学’的目的,是为深入挖掘云冈石窟的历史内涵找到一把‘钥匙’,让人们更好读懂云冈的历史,从中领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焯介绍,云冈研究院携手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敦煌、龙门、大足等院校和单位,联合开展课题研究、项目建设等活动。与俄罗斯、柬埔寨、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展开中外学术交流,促进云冈学的发展,使云冈学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深入挖掘云冈历史文化内涵……“升格”后的云冈研究院坚持“科研立院保护第一”,用实际行动书写优秀答卷,不遗余力地将文化遗产守护好。

5月6日,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云冈研究院协议》,将加强云冈研究院石窟保护研究利用工作,推动高水平云冈学建设,着力打造云冈学学术研究高地。

活化利用,人类文明瑰宝大放异彩

在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山西展区主题形象展示区,3D打印技术、全息投影技术、触摸屏互动让云冈石窟的文物“活”起来。5米长的触摸屏展示的就是由云冈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共同研发设计的高清多人互动体验项目,以云冈石窟12窟“音乐窟”为原型,可供多人同时为石窟中的乐伎形象着色,聆听对应乐器的演奏片段,扫码下载自己创作的作品。

云冈研究院党委委员、文旅融合中心主任崔晓霞介绍,研究院这几年文物的“活化”与利用已经成为外界认识云冈、关注云冈的主要渠道,走上了文物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640.png

▲《又见云冈》大型实景秀

6月28日,《又见云冈》大型实景秀在云冈石窟首演,身着北魏服饰的“工匠”“穿越”千年,再现昔日开凿石窟时的场景。大型实景秀集服饰、音乐、舞美、灯光、表演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演绎云冈石窟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时装走秀最大的魅力,在于他的‘不语’。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放在云冈石窟前尤为合适。”《又见云冈》实景秀导演赵以说。以杨凤蕊牵头的荷木团队广泛搜集资料,与云冈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沟通,通过对服饰制式、图案元素及染色工艺的不断探索,共复原出北魏时期不同阶层的人物造型服饰130余件,更是将云冈石窟第18窟极具代表性的千佛袈裟进行了复原。

8850ef75426b4f27a2f8ee36e2f683de.jpeg

▲开春以来,云冈石窟游人如织

北魏至今,一眼千年;东西交融,一步万里……历经1500年的沧桑,石窟的历史从未因开凿的结束而停下脚步,相反,它的未来经过当代人的传承与守护,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