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宁武明朝史话
2018-10-09 16:56   宁武新闻网

作者:宋文邦

一、设关城势在必行

公元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这位安徽省凤阳县农民的儿子,凭着自己的雄才大略,历经几十年打拼,终于走上了人生的极致,坐上了大明帝国皇帝的宝座。但让他想不到的是,276年后,他的后代――崇祯皇帝朱由检,却被陕西米脂农民的儿子李自成逼得上了吊,明朝灭亡了,但皇位却糊里糊涂地被满洲人抢去,成立了一个当时中国人万难接受的清朝。

明朝276年岁月中,一直和它北部草原地带的劲敌――蒙古部落比邻而居,双方势力此消彼长,有进、有退、有和平共处、有刀光剑影。

史学界根据明蒙关系的变化,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年间(1368―1449年) 。

这一时期,明朝的实力强大,足以压制蒙古人,汉人掌握着明蒙关系的主导权。第二阶段: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间(1450―1566年) ,这时蒙古人势力转为强大,多次侵扰中原(甚至打到京师城下),蒙古人占据了明蒙关系的主导权。第三阶段: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年间(1567―1627年),隆庆五年东蒙吉部落首领俺答接受明朝“顺义王”的封号,向明王朝称臣纳贡,并停止其掠夺行为,明蒙双方结束敌对状态,和平共处通商互市,开始了和平的经济往来直到明朝灭亡。宁武关城的肇建、发展正是与上述分期相对应。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北方还是元朝蒙古人的天下,他不甘于半壁江山,于是当年六月就前往河南,与部下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在开封集会,商讨北伐计划,最终决定由皇帝本人负责南方的军事供应,由大将徐达等人带兵北伐。不久凯歌高奏,徐达打下元大都,将元朝皇帝赶走。次年夏天,常遇春部又北伐蒙人,攻打开平(元夏宫上都所在地)大获全胜。但后来,洪武帝朱元璋逐渐认识到,把元朝的蒙古残部完全消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长期保持草原上的运动战对明朝来说是不现实的――因为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从小习惯在草原上奔波,你追击他们,他们就远远的逃走,你收兵归去,他们又尾随而来,这种你来我往,你往我来的运动战,无异于一种广阔草原上的军事迷藏,为避免在这种战争中的消耗,朱元璋开始效仿古人,在北疆明蒙交界地带大修长城,沿途分段设镇,(初期为四镇,以后逐步设为九镇),派驻重兵把守。并在经济上推行“开中制”,鼓励晋商、徽商出钱将粮食运到北疆,以换取国家控制的“盐引” (国家配发的贩盐凭证)。

朱元璋有从小带出来以及以后收拢来的心腹战将,他们无限忠心,又久经战阵,经验丰营,凭借他们的忠勇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终于将蒙人逐出国境;开国初期,他拥有 300万英勇善战的士兵,保持了对蒙古人足够的威慑力;他还有许多卓越而又有才能的儿子,他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勇敢而强悍的天性,以后陆续走上了父亲给他们安排的“藩王” 的地位――如派驻河北的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派驻山西的晋王朱棢,派驻陕西的秦王朱樉等,他们极受朱元璋的器重,担任着守卫北疆的重要任务。

在如此强大的藩王、将领、军队组成的军事集团的重压下,那些逃往草原深处的因失败而分裂成许多小派别、集团的蒙古人,唯一的选择便是“退避三舍”,看见明军的影子就跑得无影无踪。

在此情况下,大同尚且远离前线,何况远离大同的“宁武”地区,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性远远没有表现出来,设关屯守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朱元璋在世时,他的“太子”已经去世,因而太祖将全部的爱献给自己的孙子――后来的建文皇帝。他聪颖、早慧且正直善良,从小生长宫中,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但他缺乏祖父和父辈的雄才大略和军事才能,更没有实际的统理政权的能力。朱元璋死后,他即位为建文帝。首先想到的是削减威胁皇位的“藩王”的政治、军事权力,但他哪里是那些如狼似虎的叔叔辈的对手。燕王朱棣首先发难,在得到他派往皇宫的特务太监的消息后,他以“清君侧”为借口,对建文帝居住的首都南京发起进攻。1402年7月,朱棣的军队打进南京,在皇宫放了一把火,将皇帝、皇后、皇子全部烧死(有史书说建文帝逃出皇宫,下落不明),杀死许多效忠建文帝的大臣,烧毁了档案,然后在他的手下人拥戴下,当上了皇帝――是为明成祖(永乐)。为便于统治,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多年经营的北京城。

永乐皇帝具有他父亲的强悍和铁腕,更兼有良好的儒学根基(他从小就有儒学大家作老师)他能团结一班文人为其服务,编著了让后世人赞不绝口的《永乐大典》、《四书五经大全》等书籍,从而赢得了“圣君”的美誉。他还先后七次派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南洋西洋各国,将明帝国的威望带到遥远的世界各地,当时有18个国家的使臣来华纳贡,永乐帝的声誉和影响达到了空前的顶峰。

他在摆平国内事务以后,就把注意力转向边境。

此时的蒙古部族分作两大部分,一部分投降了明朝,变成明朝的臣民,有的还迁入内地,逐渐汉化了。另一部分则逃往草原深处继续与明朝为敌,一有机会就骚扰明朝的北疆。

1410年,永乐皇帝亲率30万大军,直抵东蒙古大汗的领地,将其逐出其驻地,向北逃跑了。1414年,永乐帝又率兵北征,摧毁了西蒙古瓦刺部的老巢,逼其向北溃逃。1422年,永乐帝北征东蒙古阿鲁台部,将其击败。1424年,阿鲁台又南侵,兵围大同,永乐率兵反击,长途远征,解了大同的围,将阿鲁台彻底打垮――就在这次远征胜利还京的路上,永乐帝在军帐中与世长辞。

由于明太祖、明成祖二位圣君的英勇有为,积极进取,使蒙古人心胆俱裂,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他们为其子孙后代创造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发展时代。

永乐皇帝最大的失策是把长城以北、漠南地区的一些重要的军事卫所撤回到长城以南。他充满自信而低估了蒙古人的反抗力量,主动清除了蒙人南侵的障碍,为以后蒙人进犯中原铺平了道路,也就为宁武的设关埋下了伏笔。

永乐的儿子即位为洪熙帝,执政一年便因心脏病而去世。

宣德皇帝继位,他任用贤能、关心民众、减轻税赋,很受民众拥戴。在他执政期间,民富国强、社会安定,老百姓安居乐业。

在洪武、永乐、宣德年间,宁武地区远处“腹里”,不知战争为何事,老百姓,过着和平而宁静的生活。

宣德皇帝去世后,8岁的英宗继位,改元正统。

正统帝是在宫女和宦官的庇护下长大的,当时有个大宦官王振还是他儿时的老师。亲政以后,正统皇帝极度依靠和宠信王振――这为以后的宦官参与政事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1449年夏,蒙古族大汗也先率兵分三路入侵,王振怂恿皇帝御驾亲征,8月皇帝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带着文武大臣、后勤辎重和50万大军出发了。此时正统皇帝的御驾亲征,已没有了其祖先的威风。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下,明军将领无所适从,纷纷败阵,后来居然被困在一个没有水源的高处。蒙军佯装撤退,明军纷纷去取水,结果被掩杀过来的蒙古军打得大败。王振被明军将领打死,50万大军覆没,随行的文武大臣被俘或被杀,正统帝做了蒙古人的俘虏――这就是明代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正统帝被俘,其弟即位改元景泰,八年后,正统帝被蒙人释放还京,1457年复辟,改元天顺。

经过“土木堡之变”后,明政府的边防力量大大削弱,而草原深处的蒙古人却益显强大,他们不断南侵,明朝的防线不断南撤,蒙古人已完全占领了明蒙战争的主导权。从成化元年(1465年)起,他们不断突破大同、宣府防线的薄弱地带,深入偏关、雁门关一带,有些甚至深入到朔州、宁武、忻定盆地。

在这种形势下,明政府对边防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宁武已不是先前的“腹里”,而变成了“国门”和前哨阵地――在宁武地区设关屯守已经势在必行。(未完待续)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