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文邦
(三)宁武城内望族一一“布店院”刘氏
宁武关城建立之初,城内最早的三大户居民分别为“东姚西侯,布店院老刘”,经过400多年岁月的淘沥,如今姚侯二姓业已式微,唯刘姓一族树大根深,枝叶繁茂,且人才辈出,代有达人,如今子孙昌盛,散居全国各地,以其历史之悠久,人口之众多,事业之有成,谓为宁武望族,实属当之无愧。
探讨刘氏之源流,还得从明朝初建宁武城时说起:
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设立宁武关,建成宁武关城。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武关又升格为“山西镇”,变成当时长城沿线的“九边重镇”之一,长驻兵丁有12000多人,军马6000余匹,此外还有总兵府、兵备道署、管粮同知署等文武衙门多座,这些人马要吃穿消费,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省内各地特别是晋中、晋南一带的商人便携金带银来宁创业,或赤手空拳来宁“淘金”。
此时,有晋南洪洞县乡贡进士(地方官举荐,非科场出身)刘汉朝便加入了这一队伍。大约在隆庆初年(1570年)左右,此人来到宁武,因其原籍洪洞盛产棉花、布匹,于是便做起了棉布生意。恰好此时正是俺达封贡,边贸解禁之时,刘汉朝既有宁武城内的生意,也极有可能参与边贸互市,因此财富急剧增长。遂在宁武城内头百户街西段阳面购置地皮,建造房屋院落。此院东西长十五间,设为门面,内分东西两院,每院又分为前后两部分,因其经营棉布生意,所以便称为“布店院”。(以上据刘氏后裔笔记)
(另据《宁武守御所志》和《宁武府志》载:刘汉朝,武进士出身,曾任正三品衔京营参将,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少将师长)刘汉朝的儿子佚名,其事迹家谱、志书均无记载,可能只是个老实守成的生意人(如果其父为高级军官,则此人必是“恩萌武官”)。
刘氏第三代――刘汉朝的孙子刘寄国凭着聪颖的天资和家庭雄厚的经济实力,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8年)考中举人,迈出了刘家从商人转向士人的关键性一步。在他的带头下,以后子孙世代以读书仕进为业,以致诗书传家,冠缨不绝。崇祯末年,此人官河南光山县令,恰逢李自成起义,天下大乱,义军包围光山县城,寄国率众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刘死于乱军中。刘死后,其妻率子女千里迢迢返回宁武,却发现布店院故宅己被本家女婿乘乱占据,不肯退出,于是刘妻便又上京叩阍告御状――此时已是清朝的天下,顺治皇帝御批准奏,责令其婿退出,将布店院交还刘氏。清朝建立后,为标榜忠孝节义并笼络汉人,对前明殉难忠臣优礼有加,刘寄国便被隆重安葬在杜庄村外的黑龙湾(极有可能只是衣冠冢),成为刘氏大墓的立祖人。刘妻日后抚孤成立,后代子孙为其请旌为“节妇”。
刘寄国有二子,名刘本立,刘本生,生平事迹无考。
刘氏第五代有四男,曰应元、夺元、启元、肇元。其中应元之妻赵氏两乳生四男,26岁守寡,遗腹又生一男,族中传为佳话。赵氏还周济族人,改建祠堂,“养亲教子,素有贤名,享寿百有四岁,五世同堂,族以昌衍,皆赵氏德也。”后以节孝百岁荣获旌标(据《宁武府忠义孝弟祠观法录》)。另三人夺元、启元、肇元大约因家庭变故,生活困顿,分别迁往三岔(属阳方口镇)、黄土坡(属余庄乡)和五寨青杨林村居住。
刘应元生五子――绍宗、绍祖、绍德、绍口、绍嘏是为第六代。其中绍嘏以孝义出名,年少时砍柴伐薪奉养寡母,及其长成,家境日渐富裕。其母每食必肉,绍嘏百般成全。老母出行,则命孙辈肩舆,自己拄杖护持。岁逢荒年,其母怜族人多饥,绍嘏籴米300石,周济族人。族中祠堂久废,绍嘏出资卜地改建。还出资重修孔庙之“尊经阁”。其兄绍祖早逝,嫂吕氏亦被旌为“节孝”,绍嘏待寡嫂优礼有加。因其事母至孝,多有义举,于道光乙已年被旌为“孝义”,其事迹载入《山西宁武府忠义孝弟祠观法录》,以示表彰。
刘绍宗有子五人:刘鉁、刘钺、刘监(原字有“金”字旁)、刘鈿、刘富(原字有“金”字旁),皆为读书人。其中刘鉁之妻闫氏因“减儿乳以养翁”,咸丰六年被旌为“列女”,后人为其在城内六百户街西段阳面建节孝牌坊一座。
刘绍嘏有子四人:刘锋为岁贡生;刘铎为嘉庆甲子科举人,官太谷县训导;刘锟为道光乙酉科举人,为提奏厅官员;刘铠为增生,皆读书有成,享有功名。以上为第七代。
刘氏第八代有刘觐光、刘荣光(刘鉁所生);刘邦彦、刘邦俊(刘钿所生);刘邦昌、刘邦基(刘富所生);刘邦荣、刘邦弼、刘邦栋(刘铎所生);刘邦瑛(不知所出)。其中刘邦彦为清朝道光年间岁贡生,官五台、猗氏县教谕,捐赈救灾有善行,为任所百姓拥戴。刘邦俊为咸丰年间府学岁贡生,任临县训导(学官)十年,清正廉明,政绩显著,离任时临县人为其竖《去思碑》,文中称:“芦山苍苍,汾水洋洋;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刘邦荣为岁贡生,先后在右玉、解州、静乐、寿阳等地任教谕、训导20多年,岁逢荒年,自捐薪俸六百缗(一千文为一缗)办赈救灾,乡里为之感动。其弟邦弼,敬伺祖母,奉养双亲,品行端正,目不斜视。幼年时曾受业于申先生,敬之如父,师病,伺奉左右,昼夜不离,先生病愈后赠诗相谢,其中有“农裳不解带,甲夜到鸡鸣”之句。邦弼弟邦栋,以贡生身份出任广东省会同县令,政绩卓著,乡人称贤。刘邦基,曾任山东省学政官员,为云路街刘氏之始祖,在云路街建宅第一所,三间大门、二进院落,大门外有石鼓一对,旗杆一双(可见品级不低),大门对面有照壁一方,并配有祠堂院,供奉刘氏先人牌位。晚年回乡后热心公益事业,曾参与重修永济桥,为经理人之一。
刘氏第九代有:布店院故宅刘觐光之子照黎、焕黎、炳黎、熙黎,荣光之子杖黎、瑞黎、向黎共七人,其中杖黎为刘鉁嫡孙,民国初年偏关县长刘秉钧之祖父,举人出身,官训导。照黎、焕黎为游泮(府学生员)。四百户一支有刘邦俊之子刘炳、刘炜,兄弟二人与其父皆为贡生,且同为教谕,父子两代三人同为学官,这在当时也是极荣耀的事情。
第十代有:布店院刘杖黎之子刘敏学,另有刘尔昌、刘尔安兄弟。四百户有刘炳之子刘敷文、刘敩文、刘肇文;刘炜之子刘敦文、刘效文。
刘氏之效文、肇文兄弟二人清末为同榜举人,故宅大门上曾悬有“兄弟同榜”金字牌匾一块,并在六百户中段建过街牌楼一座,青石为基,叉柱支撑,斗拱飞檐,极其壮观。中间匾额为“祖孙科名”,显示其家族的荣耀(此坊1958年修街时拆毁)。后效文于1902年入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专修中文,毕业后于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为我县出国留学的第一批人之一(同学有李蓁、南桂馨、丁致中),归国后任省公署第一科科长。刘肇文民国初年任山西省灵石县县长。刘敩文是刘淮之父,终身从教,曾任县立模范小学校长。
第十一代有:布店院刘敏学之子刘秉钧、刘秉忠、刘秉彝;刘尔安之于刘英;四百户一支有刘敩文之子刘淮及堂兄弟刘溶、刘济、刘溥、刘沛、刘溱等人;云路街一支有刘煌之子承业、守业,刘熙之子德业、敬业。
刘秉钧,又名国华,晚清山西大学堂毕业,清末时任偏关县教习,民国成立后任偏关县县长,后调任国民政府粮服局被服股股长,为政清廉,口碑极佳。刘英,早年参加革命,为我县最早的中共党员,解放后任北京市机械工业局党委书记、仪表局局长,1977年后任“毛主席纪念堂”党委书记,离休后定居北京。刘淮( 1904-1981年),青年时就读太原外文学校,太原进山中学,毕业后返乡终身从教,解放后任城关完小校长、干部文补校、县教师进修校教导主任,一生兢兢业业,为国育才,学识广博,人品端正,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威望,曾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县政府委员。刘溶,金陵大学毕业,是我县最早的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后南下四川,任重庆中学校长多年,精心育才,桃李满渝中。晚年返乡养老,病逝后重庆方面曾派人致祭,极备哀荣。刘济,山西大学文学院毕业,曾任省立太原一中教员,省府采运处秘书,著有《文学杂俎》和《诗词入门》二书。刘溥,举人出身,曾任山东济南府河工知县。刘沛,省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刘溱,山西法政学校校医。刘敬业,上世纪初赴法国留学(勤工俭学),归国后任职于太原西北实业公司,后在太原创办我省第一家水泥厂,任厂长兼总技师。抗战爆发后,不与日寇合作,回宁避难,研制成我省第一块肥皂和甜菜制糖工艺。以后又赴陕西避难,病死于陕西宜川。
第十二代:布店院有刘秉钧之子念武、继武,刘秉忠之子绳武、英武,刘秉彝之子纬武。刘念武,山西大学毕业生,英年早逝,享寿25岁,有子士雄现在太原。刘绳武,省立宁武五中毕业,学识渊博,功底深厚,为人忠厚,工作尽职,曾在神池中学、宁武城关完小任教多年,桃李遍及宁、神二县。退休后又参与“教育志”和“县志”编写工作,贡献良多。绳武有姐名刘月桂,亦识文断字,早年投身革命,曾任中共领导的宁武县妇救会第一任会长。其弟刘英武,太原无线电学校毕业后,参加抗日战争,主管无线电通讯工作,在中条山抗战中牺牲。
四百户一支有刘淮之子刘旺先,1962年山西农学院毕业,分配到五寨县林业局工作,主持果木栽培试验,卓有成效,为高级园艺师。
云路街一支有:刘承业之子刘璞、刘琛、刘锐、刘琨;刘德业之子刘清、刘溶、刘浩;刘敬业之子刘源,刘东山。刘东山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业后在平定县工作。其父敬业与夫人抗战时死于陕西,解放后,刘东山曾三次前往陕西找寻父母骸骨,均无果而返。最后一次只好将父母殉难处之黄土用红布包裹,带回宁武安葬,刘氏后人之忠诚孝义,一至于此。
另有一人刘冕立,为刘溥之子,晚清拔贡出身。拔贡为科举考试中最难的一种,每十二年举行一次,考中者则取得与举人同样的资格,择时可以授予实职(知县、教谕之类)。但此人大约不善钻营,因而从未出仕,只谋得个省立宁武五中教员的职位,教书直到1937年日寇进犯,五中解散为止。
刘氏第十三代有:刘绳武长子刘士昌,毕业于包头医学院,自愿留在内蒙最荒凉的杭锦后旗工作,后因病调回山西大同,直至退休。刘绳武次子刘士明,大学毕业,先后在宁武县委宣传部、朔州日报社工作,发表过许多新闻报道,并出版《角落里的新闻》专著一部,曾两次获得山西省新闻一等奖,被评为朔州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山西省百佳新闻工作者、朔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现任朔州日报社党委委员、主任记者、副总编辑。
刘璞长子刘文选,曾任山西省水利厅秘书,省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农田水利处处长,退休后定居太原。
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今以刘氏观之,实属例外。
其一,自明朝隆庆初年,刘氏始祖汉朝来宁定居之后,历400余年,人丁兴旺,支派繁杂。本城内民国时代有七、八十户,人口400余人。其分支县内有阳方口镇三岔村、余庄乡黄土坡村、东寨镇坝沟湾村,省内有神池、五寨、朔州、代县、太原、吕梁、兴县、临汾、平定等地,省外有张家口、呼和浩特、海拉尔、四川、北京、天津等地。人数之多,实难统计。考其原因,是因为刘氏有世代所生男丁为多的遗传原因。其祖上有刘绍宗生五子;刘绍嘏生四子,刘炜、刘炳共生五子的记载,更有刘应元妻赵氏,两乳(两次妊娠)生四男,遗腹又生一男的奇事。后世子孙亦大抵如此,如此生育,子孙必然以几何级数增加,宜乎其人丁兴旺,人口众多了。
其二,自刘氏第三代刘寄国中举任县令以后,刘氏转为士人家族,以后诗书传家,世代冠缨不绝。十三代中有知县五人,学官(教谕、训导)十余人,出国留学者二人,拔贡、举人、秀才、大学毕业生不计其数,究其原因,这都是重视教育的缘故。刘氏一族在清朝出过许多学官(教谕、训导、教习),民国以后又出过多位中小学教师,可称是一个“教育世家”,因此子孙后代受家庭影响,从小即接受良好的教育,如此子孙相传,必然家学渊博,人才辈出。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今以刘氏观之,诚然如此!
其三,刘氏族中,出过多位忠臣、义士、孝子、节妇:有舍身尽忠的刘寄国,有曲意承欢的刘绍嘏,有捐薪救灾的刘邦荣,有恪尽职守的刘邦俊,有抚孤成立的婆婆,有减儿乳养翁的媳妇……,其优良品德世代相传,在封建社会被树为忠孝节义的典范,立牌坊,入志书,以为旌表,流传后世,在今天看来,亦有其正面的社会教育作用。刘氏家族能世代保持优良品德,当与其世代积累的家风有直接的关系。父行子效,代代相传,直到后代。(未完待续)
编辑:闫凤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