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宁武清朝史话
2019-10-21 10:36   宁武新闻网

作者:宋文邦

(三)宁武设府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通过“和亲”等手段逐步吸纳东蒙古部族,缓和了满蒙民族之间的矛盾,使昔日明朝的劲敌变成清朝人的“表亲”,并最终形成了“满蒙一家”的民族和谐关系。从这一时期开始,晋蒙边疆地区的蒙古族几乎完全结束了其南下侵扰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内外一家、边腹合体”的边疆新态势。宁武关的防卫,也随边疆局势的缓和而逐步降低。其实,自明末以来,原为“防边”的宁武军士早已转为朝廷镇压平叛的重要力量,进入清朝以后,随着边疆和内地局势的稳定,无论从“防边”或是“平叛”的任一角度出发,宁武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结束了它的军事使命,其职责的重点随之转为管理境内屯堡及守御边卒。在这一背景下,清政府于顺治三年裁撤宁武总兵,改为副将驻守,兵员裁为1000员,又于康熙三十一年改为中军守备驻守,兵员裁为546人。

至此,宁武城自肇城以来的军事色彩被大大地削弱了。在这一过程中,派驻宁武的兵备道也于康熙六年(1667年)被裁,移驻平阳府,其标下的中军守备、把总等将领也随之移驻。与此同时,随着边疆局势的缓和,以宁武为代表,整个三关地区的军事力量几乎被完全削弱,三关地区各卫所堡寨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其军事职能。

与此相对应,经过数次调整,除了担负城防任务的守备之外,宁武城也仅剩中粮同知、儒学训导、掌印千户、万亿仓副使等四位驻城官员:紧接着又将“太原府督粮同知一员,儒学训导一员,宁武所掌印千户一员,长夫战军三十八名,马四十五匹,万亿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于康熙三十九年裁撤。改设“中粮厅同知”在宁武城征收丁银,努力将城内的军户群体纳入民事管理体系之中。城内衙门的基本职能也发生变化,原来以军事为主、兼管民事,现在则转向以民事为主,“中粮厅”也从一个边饷机构成为了兼顾军民的行政机构,“中粮厅同知”也由此成为了宁武城内的最高文官,担任孔庙、城隍庙等官方祠庙的主祭人。从这一时期开始,宁武城最终开始了从卫所到州县的历史性变迁。

雍正三年(1725年)五月,清朝政府开始在蒙汉边疆地区推行“改卫所为州县”的军政制度改革,彻底打破了明朝时长城沿线的边疆卫所体系,在这些卫所的基础上建立州县行政系统,全面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军政合一”的军政区划形态。

当时,根据山西巡抚诺岷的奏请,作为卫所的宁武城也着手进行这一行政区划的改革:在他看来,随着边疆局势的缓和,蒙汉之间不再爆发民族战事,偏关、宁武一带原处“腹里”,其军事地位逐渐下降,而随着人口的繁衍,这一带属于军籍的卫所军兵,形成了军民杂处的居住形态,且共同参加耕作劳动,军、民的户籍划分早已没有存在的必要。除此之外,他还给出了“改卫所为州县”的两个理由:其一,这一地带的官员以武职为主,缺乏各种处理行政事务的文官,虽设有卫学和所学,但当地生员在参加科举考试时需来回跋涉,当地民众每逢诉讼官司还要到附近州县衙门审理,给当地人增加了诸多不便:其二,偏关、宁武一带的管辖,长期依靠太原府、平阳府的同知进行管理,缺少“正印官员”,给各种官方事务的办理也带来诸多麻烦。因此,宁武、偏关迫切需要改变这一军政形态,建立州县行政形态。于是,诺岷奏请将宁武关改为宁武县,归属代州管辖,而将偏头关改为偏头县,归属保德州管辖。

但是,继任巡抚伊都立对此提出异议,在他看来,偏头、宁武所辖地域面积广阔,如果仅仅划分为两个县,行政官员难以控驭,必须在诺岷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以期最终达到“官民两便”的效果。后来,朝廷同意了伊都立的奏请,依照其的建议对诺岷的方案进行了修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终的改革方案:决定于雍正三年五月设山西宁武府。改宁武所为宁武县,神池堡为神池县,偏关所为偏关县,五寨堡为五寨县,俱隶属宁武府管辖;改宁化所为巡检司,隶属宁武县管辖。宁武府设知府一员,同知一员,宁、偏、神、五四县各设知县一员。

这次改革就宁武而言,弘治十一年(1498年)设立的宁武守御千户所被改组为宁武县,结束了自宁武肇城以来近250年的卫所时代,新设的宁武县主要管辖原来宁武,宁化两个守御所的领地,大致保留了明代宁武城的直接统辖范围,其中,宁化所被改为巡检司,属宁武县管辖,这一改革将分水岭南北部两个自然地理单元纳入整体的行政区划,并由此奠定了今天宁武的县域格局。宁武设府结束了自明成化以来的卫所时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对由此至清末200多年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巨大的影响。

根据州县行政体系的组织架构,朝廷迅速完成了宁武府县各级官员配置,并委派新任官员前往这一地区赴任,组成了宁武府的行政体系。以首任知府郎翰为中心,到任的各级官员开始依据府城的形制,在宁武城内外营建了相对应的官署和祠庙。其中,位于宁武城四郊的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厉坛等四大祭坛率先开始营建。

在明朝卫所时代,宁武城四郊仅有南坛、北坛两座坛庙,其中,南坛为社稷坛,北坛为风云雷雨山川坛,后来,这两座坛庙及其祭祀礼仪被逐渐废弃,雍正三年(1725年)至五年(1727年),地方官员按照府城的形制在宁武城郊分别营建了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厉坛等四座坛庙,并依照典制举行官方的春秋致祭仪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宁武城新的城市格局。除此之外,随着城外仪式中心的确立,宁武城内的空间布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各级官员在城内兴建了官署、祠庙等各种官方建筑,努力使这一城市的空间布局符合府城的形制,其中,以宁武府学、宁武府衙的兴建最为重要。

作为“风化之源”的宁武府学兴建于雍正五年(1727年),地址选在宁武城西北的山坡上,其中,大成殿等主体建筑采取了“五楹”的府学形制,以孔庙为中心,宁武府文庙包括名宦祠、乡贤祠、崇圣祠等纪念建筑,形成了新宁武府城的道德象征中心。新建的宁武府学建筑格局为:从大门进去,有一方泮池,池上有桥,桥南为棂星门,进入棂星门就是戟门,从戟门进去是大成殿,五间;左右为东西两廊,各五间;戟门的东西角门各一间。名宦祠在戟门的左面,乡贤祠在戟门的右面,各有三间。祭祀前斋戒独宿的房间在棂星门里的左面;祭祀用的牲畜的圈所在棂星门里的右面,各有三间房。明伦堂在大成殿的后面,明伦堂的左右两面有斋房各三间;崇圣祠三间,棂星门东面的是魁星楼。新设的宁武府学设教授一员、训导一员,每年取文武童生各十五名入学就读。这一新设的宁武府学对宁武城的意义非凡。自成化二年(1466年)肇城设关以来,城内庙学的设立经过了一个较长的过程,除了正德十年(1515)设立的宁文书院之外,卫所时代的宁武城直至嘉靖七年(1528年)才正式设立宁武所学,这才结束了这一军堡“无学”的尴尬状态。但是,受尚武风气的影响,这一城市的学宫体系一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直至宁武府学的兴建,才彻底地改变了宁武这一边疆城市的文教面貌。宁武府学兴建之后,各级官员努力将文明教化作为守土之责,新任知府就任时就首先到府学行“讲学礼”,每年亲自担任文庙春秋致祭的主祭官,并经常到学校视察,为之添置书籍、礼器等,解决各种办学的难题,由此,宁武府学也随之成为这一城市的文教中心,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历史性作用。

在先后完成坛庙、府学的营建之后,雍正六年(1728年)春,知府郎翰在原兵备道衙门的基础上兴建了宁武府衙,以此重新确立了宁武府的行政中心。新设的府衙气势恢弘,其格局为:大门三间,门外砂石门狮一对,对面大照壁一方,切断七百户街设东西栅门各一座(清代至民国有兵丁看守,禁止闲人通行,行人车辆绕行照壁后)。大门内第一个院落有东西房各三间,为杂役办公地,第二个院落十分宽敞,正中有高台一处,台上有房五间,为宁武府“正堂”,院内东西房为书办办公地。正堂两侧有通道各一,入为宅门,宅门后为二堂九间,是知府日常办公会客的地方。二堂正中有过厅通后院三堂,为知府内宅,另外配有厨房、库门、值更房、杂役房等附属建筑若干。府衙大院西有知府花园一座,内有“西亭”和“琴鹤轩”两座建筑,是知府休闲和读书的地方。新建的宁武府衙以明兵备道衙门为基址,这一选址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卫所时代的行政传统。知府郎翰将宁武府衙建在兵备道衙门的基础之上,具有两个方面的历史意义:其一,他将选址定于宁武城的中轴线七百户街东段,延续了宁武城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宁武府衙在这一城市的中心地位;其二,他将府衙建于兵备道衙门的基础之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个衙门基于行政事务的延续性。

宁武设府以后,以首任知府郎翰为中心,各级官员通过上述官方建筑的营建,重新构建宁武城的象征体系和帝国中心。从位于城郊的坛庙,到位于城内的府学、府衙,宁武城先后重新确立仪式中心、道德中心、行政中心,经由这一空间的历史性改造,宁武城的职责重心从军政事务转向行政事务,对应于这一城市从卫所到州县的历史性变迁。就某种意义而言,巨变中的宁武府城形成了其新的城市形态,在此基础上,经由各级官员的边疆实践,这一城市的民众逐渐脱离文野之间的边民形态,最终成为这一区域社会的文明中心。(连载文章 未完待续)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