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连载】《宁武清朝史话》第2章(7)
2019-10-28 11:11   宁武新闻网

作者:宋文邦

编纂《宁武府志》

宁武地区历史悠久,从周至元,均有归属。但历时千载而志书的纂写却空空如也,其间虽有康熙年间王镐编写的《宁武守御所志》,但叙述时间较短,内容主要涉及军事方面,较为单一。

魏元枢上任之后,慨叹宁武虽然设府已久,然而却修志未果。他认为,修地方志是“守土之责”,如果上级领导问及地方典籍及风士人情而无以应对,那么地方官是难逃其咎的。他说,虽然自己才疏学浅,但如果自己不首创编志,还要“遥待后人”,《宁武府志》何年才能修成?如果再不及时修志,就会象先前一样不但使旧典湮没,而且新迹无存,那么造成史料流失,纂史无望的后果,作为地方官员实在是一种失职的表现!在这种主导思想指导下,他决心挑起修志的重担。

 

 

有关宁武的原始材料在先前就有人收集整理,但“所见所闻、各执异辞”,且叙事简略;其次,间或有叙述较为详尽的,则大多为征战之事,基本没有涉及其他事项,较为单一。再者,自明代中叶到清初,宁武一带战火连绵,也使大量文献毁于战火。自然的消磨,使得大量的金石史料十不存一,所有这些都增加了修志的困难。

但魏元枢迎难而上,他首先参阅《通志》,参考其他地方志,确立体例;然后在《两镇三关》和历代史书中辑录有关事件;最后收集本地的金石史料,加以裁决补充。其间,他在公务之余,会同四县同事诸君及各县的读书人共同创志,“计自庚申以迨寅卯之岁。六七年来,公事稍暇,辄加涂乙,稿凡三易……惟间与四属同事诸君,及各邑读书好古之儒,往复商订,取而复阅。”以至研读之后“颇伤繁杂几欲付之煨烬”,但“又以曾劳心力者业历年所,不忍废弃,赅而存之,拟俟请高明大为削笔,后仍与同事诸君共为刊刻,俾垂久远。”从中可窥见魏元枢首创《宁武府志》是何等艰难。《宁武府志》初纂既成,魏元枢便调任汾州知府,《府志》遂无暇定稿。但庆幸的是后任知府周景柱(浙江遂安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任搜讨史篇,精心考证,严明体例,整合目次,经两月便修订脱稿《宁武府志》,使得定稿《府志》体例严明,史料更加翔实可信,书稿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付梓成书,流传至今。

《宁武府志》从首创到定稿,知府魏元枢,以纂志为己任,不畏艰辛,历时多年,锲而不舍。虽然《宁武府志》不可谓尽善尽美,然首创惟艰,修订惟严,可谓志书中的典范。魏元枢那种以志为己任、编订审慎的态度,足可以光照后人!

《宁武府志》不但是清代山西省宁武府及所属宁武、偏关、神池、五寨四县,自有建制以来的第一部综合性地方志,而且全书较为系统、客观、真实的再现了宁武府属四县几千年来的历史风貌,对研究宁武府的历史风貌、社会文化、“三关”战事和民族关系等诸方面,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原始材料。

修建万华楼

宁武东关的东城门名曰:“久安”,其上建有三层华楼。因此处地势低凹,且临近河滩,又因明末战乱等原因,因此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部分城墙及城门楼坍塌,时任宁武知府魏元枢倡议重修,所属四县大力捐助,将损坏的城墙补修完整,重建了城楼,并在东城墙南北增修角楼两座。工成之后,东关城墙高耸,城上三楼并立,一时蔚为壮观。城楼建成之后,魏公将其命名为“望华楼”,以示北望京华,一日不敢忘朝廷恩泽四方之意。又作了一篇《望华楼记》,刻石置于楼内。其文大意为:宁武自古为胡汉交界之地,自秦汉以来,胡人即不断南下侵扰,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北方“套部”由宁武侵入,长驱直逼太原城,因此建关设防,使宁武“高城深池,甲于西北。”宁武人所受的兵灾祸害,由来已久了。那时宁武的文武官员总是惶惶不可终日,难得睡一个安然觉。如今我大清朝一统天下,四夷宾服,天下晏安,“烽火无惊,夜扉不闭”,人民安居乐业,我辈才能悠哉游哉,与同僚、好友登楼望远,饮酒赋诗,享受太平官的乐趣。这都是朝廷的恩德,因此我将此楼命名为“望华”,以示不忘朝廷恩泽之意。

魏元枢任宁武知府前后九年,全面推行自己的施政纲领,修建万寿亭,新建鹤鸣书院,践行巡边劝农,编纂《宁武府志》,修建万华楼,努力将宁武这一边疆城市重新纳入帝国的文明体系之中。持续九年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作为士人的魏元枢基于宁武城的边疆实践贯彻了心目中的理想图景,使这一边疆城市完成了从边缘到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并最终成为了晋西北地区的文明中心。(连载文章 未完待续)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