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宁武:红色读本《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正式发行
2020-07-14 16:16   宁武新闻网

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写在《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读本发行之际

刘 强

 

 

2020年6月,由中共宁武县委宣传部主持编写,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出版的红色读本《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正式发行。

《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读本是宁武县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下,出版的一本红色文化精品读本。全书近30万字,图文并茂,全彩印刷,装帧精美。全书采用记叙的篇章结构,选取宁武90多位具有代表性的“红色人物”集成,通过收录、整理、挖掘诸多相关档案记载资料,并从群众的口口相传中寻找写作依据,把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缀玉成串,以生命轨迹为维度,生动记述了一个个革命先辈拥军参战、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夺取胜利的英勇故事和英雄形象,深刻反映了宁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基层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推动抗日图存、争取民主解放、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该书总撰稿付彦云长期躬耕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现任宁武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有各类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先后参与编辑《宁武百年历史记忆》、《宁武抗日根据地志》等书籍,此次《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读本更是语言细腻凝练,情感饱满真挚,情节张弛有度,读来令人不忍释卷。

 

 

7月13日,当我拿到这本沉甸甸的书,品读着书里面沉甸甸的故事,仿佛当初我在宁武县广播电视台时制作《中国梦•宁武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情景再次浮现,仿佛那首琵琶曲的伴奏旋律犹在耳边。其实,从《中国梦•宁武人》节目开播伊始,节目制作组就有过想要把文稿先成片、后成书的设想,只是后来在100集节目播出完毕后,宥于人员、经费、力量等多方面因素,致使文稿成书的设想一直搁浅、无法实现。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共宁武县委宣传部牵头,决定将文稿成书出版。随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薄小伟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会议,阐述了基本构思和想法,成立了编委会,并敲定将读本的名字叫做《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欣然领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多方搜集历史方面的书籍,然后用不到半月的时间对照片进行翻拍、对文字进行校对、对顺序进行重构,逐图对比精选、逐句推敲把握,力争准确性,并初步印了5套,分5人进行审核校对,最终送呈出版社。期间,薄部长亲自为该书撰写序文,多次过问进展情况,主动联系出版社;付老师也经常通过微信、电话与出版社联系,通过快递、邮件与出版社往来。2019年12月的一天,付老师给我打电话让我到他的办公室,把两本雏形的《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拿给我看。两本书里,每一页,密密麻麻都是出版社张继红老师、余龙老师修改过的笔迹,特别是对于一些词语的把握、标点的使用,使我受益颇深。付老师说,书里删减了几个与红色故事关系不大的人物,预计春节前就能看到正式出版的书了,嘱咐我说,“这本书你是最知道整个过程的人,你之前写了一篇代序,完了等书出来了,你再写一篇文章吧!”我心里一想,觉得也是,毕竟这是我亲自参与操刀的一本书,也是我的名字出现在《光辉历程,铸就辉煌》一书后,再次以编者身份出现在书里的一次,可谓意义不同寻常。于是,如何再次以红色读本入手、以红色文化入题创作文章,成为我在多个不眠之夜反复思考的课题。

玉汝于成,时代不负追梦人。从策划编集、校对完善、到付梓发行,如今,《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读本正式出版,虽然比之前预计晚了将近一年,但事实证明这一年的等待是值得的,因为书籍更准确、更精致、更完美了,正所谓“好饭不怕晚,好事不怕慢”。而我的这篇文章也如约而至,抛砖引玉,希望更多读者关注该书,多加支持。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文章,指出“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而《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读本的成功出版和公开发行,正是宁武县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也是宁武县积极践行“扎根本土、深植时代”创作方向所作的有益示范。该书里的每篇每页、每字每句,都塑造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形象,铸就了一座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精神丰碑,再现了发生在宁武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历史画卷,为宁武县域广泛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奉献了一份生动详实的活教材,为宁武人民发掘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了解红色历史、唤起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提供了一部深切感人的好教材,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时代价值,和教益、鼓舞、鞭策作用。该书和宁武的革命遗址串联起了宁武的昨天和今天,不仅能够引导人们领悟党史中蕴藏的宝贵经验、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知党性、跟党走、颂党恩,也为人们的精神家园种下了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的文化常青树。

宁武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宁武这片1987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红色印迹和红色遗址。一直以来,宁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传承红色文化和推动革命老区建设工作,共同发力,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宁武家乡建设好,让老区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让人民老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宁武县新堡乡芦草沟村是管涔山八路军抗日根据地之一,抗战时期这里曾经是宁武政治、军事、文化中心。1940年1月,宁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2月搬迁到芦草沟,领导全县建立了区政府和村公所。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八路军120师358旅8团曾驻扎在这里,领导军民开展抗日斗争。1941年10月,宁武县政府在芦草沟村创办了抗日完小。2019年6月30日、11月10日,宁武县文化馆和太原市宁武商会党支部先后来到这里,举办了摄影展活动和慈善行活动,参观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8团政委余秋里同志抗战时期芦草沟办公旧址、芦草沟抗日完小、宁武县抗日政府旧址等地,杨青云、张兴元、陈春生老师和88岁高龄的周海珍老人分别讲述了芦草沟村的红色革命故事、余秋里团部当年革命活动情况和有关重要历史事件,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爱乡之情。青山有幸埋忠骨,铭记历史祭英魂。2019年9月30日,是全国第六个“烈士纪念日”。宁武县凤凰镇烈士陵园举行公祭活动向烈士致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遗志,弘扬烈士精神。

红色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薄小伟说,这部作品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以众多革命先烈、英雄人物为代表的广大共产党人,为党的初心和使命前赴后继、拼搏奋斗的历史。革命先辈不仅是时代的英雄,也是我们看得见学得来的榜样。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久弥新的红色文化,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精神动力,我们要用生命去坚守、去传承、去诠释,追随着古今英雄的脚步,自觉升华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激扬价值情操、追寻力量源泉、感悟初心使命,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再度升华新的意义与价值,永远为我们提供不断前进的正能量。

翻开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红色精神耀眼夺目;追寻宁武大地的革命足迹,红色资源灿若繁星。相信一代一代的宁武人民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学习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凝聚起新时代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的初心力量和红色能量,在宁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不断谱写新章、再立新功,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照鉴未来!

 

编辑:闫凤婷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