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国家一级作家王树森带您:宏观宁化古城边塞文化(中)
2020-07-27 11:40   宁武新闻网

宏观宁化古城边塞文化及综合开发管见(中)

作者:王树森

四、守备完整的军事重镇

宋朝以前,位于分水岭以北20千米的今宁武县城并无中原政权,基本是北方民族长期游牧征伐之地。这样,位于分水岭以南40千米处的宁化,便成为中原历朝北部边疆的前哨重镇。

宋朝以分水岭南为界,大体与北方民族隔地分治,但北方民族频繁的南下袭扰,却使这一带长期处于战乱氛围。由于内三关战事频发,分水岭难扼北敌,宁化城便成为首当其冲的战争前沿。

明朝中前期国力强盛,疆域向北扩展,宁武始设三关中路,有总兵官驻在,统辖偏头、雁门、宁武三关军事。此时的宁化城,虽已成为中原北疆的后防阵地,但其武备建设并未松懈。

由于上述历史原因,加之宁化城地处汾河岸边,是可以直达省城太原的交通要隘,可以说,经历过太多血雨腥风的宁化古城,不仅在地方开发、边防建设上,甚至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过巨大的牺牲和历史贡献。历朝历代都在这里屯重兵、派名将、投巨资,大兴土木建筑工程。从而使军镇文化成为宁化的一个沉甸甸的历史主题,为我们留下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历史财富。

(一)地利之险

宁化城的选址,占据极为有利的地理位置。城池总体位居汾河东岸的山坡之上,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背倚大山,而临河谷,守军踞守城池,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由于西城墙紧傍河道,古代汾河水大,可以载筏,汾河干流成为城池的天然屏障。北城墙不仅顺倾斜约三四十度的山坡向上延伸,而且城墙坐落的山坡外侧,即是难以攀援的悬崖,并筑有一丈多深的护城壕沟,可谓固若金汤。而东城背倚的大山一直向上伸展,大山周围沟壑纵横,来袭之敌难以逾越。至于城南,已是可通晋阳腹地的后防,且每隔10里左右即分布着一座驻军堡寨,当地有大批守军驻扎,纵有战事,忻州、太原等地援军很快即可前来增援。

(二)指挥中枢

史籍记载,宁化较早设立军事机构,是在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当时,雁门关以北相继成为契丹和辽国顺义军的南境。在这里始设宁化军,领宁化县,管辖范围从天池以南向北延伸,直至朔州一带。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设立宁化县,第二年就升格为宁化军,宁化县受军的领辖,足见军事地位的重要。大约过了90年,在熙宁元年(1068)废宁化军为宁化镇。但仅仅20年后的元佑元年(1086),又恢复为宁化军。此时宁化军的属地,向北延伸至时称“契丹横岭”的分水岭界60里。崇宁三年(1104),再度废宁化军为宁化镇,但其主要功能仍是北疆防务。

到了明朝,由于加强北疆防务的需要,洪武二年(1369)在宁武一带设立太原左卫、前卫的同时,始设宁化守御千户所,有千户把总驻在指挥军事。明嘉靖十六年(1537),宁化守御千户所再次重修该城,城墙高至三丈六尺,各城门均挖壕堑,并增设重门。当时的宁化城中,驻军2747名,军火器总数多达40250件;宁化守御所的管辖范围,东西长100里,南北宽60里。这在明王朝的北边防务中,显然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之后,在景泰元年(1450)设宁化守御所。成化二年(1466)在今宁武县城始设宁武关,宁化为宁武关所辖五个守御所之一。

到了嘉靖十九年(1540),设三关镇,宁武为山西镇,宁化设堡,仍设归宁武关管辖的守御所。而二十四年(1545)时,又设宁化所。一直延续到清朝雍政四年(1726)设立宁武府和宁武县后,宁化成为归宁武县管辖的10堡之一,编户10里。

综上所述,打从五代十国到清朝中期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宁化城相继设为军、所、镇、堡等军事机构,虽经增缩改扩,几度变迁;但作为军事指挥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没有改变。

(三)交通畅达

宁化古城具有水路、陆路和栈道交通的便利条件。

就水路而言,城池紧临的汾河,由距城北20千米处东寨镇发源的汾河,在古代水势很大,汉武帝当年曾泛楼船于汾河河道之上;隋唐直到清末,汾河水大可载筏,管涔山采伐下的大栋巨木,10根扎一筏,10筏并一吊,从东寨经宁化可直下晋阳,大军和后勤给养的运输,自得其利。

就陆路而言,汾河既傍城流过,两岸边的道路北上经东寨到宁武,远可及朔州、大同;南下陆路则可直下太原。

史籍记载,战国时期就在晋北一带开辟有“飞狐古道”的段落。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谈到汉代的“飞狐古道”时说,“汉唐之世,东自辽海、碣石、榆关、渔阳、卢龙、飞狐、雁门、云中、马邑、定襄,西抵五原、朔方诸郡,每岁匈奴,高秋胶折,塞上草衰,控弦南牧,陵犯汉境,于是守边之臣防秋之士,据险而出奇兵,持重而待外寇。”宁化一带正处汉代“马邑”境界。直到清代,飞狐古道的军事作用虽然大为消退,但作为南北交通的传统路径,仍被持久利用。由此可知,宁化在从战国到清的两三千年间,均享飞狐古道之利。

就栈道而言,隋朝所筑天门山栈道,从太原市尖草坪区天门关东北崖蜿蜒北上,经宁化、汾源,直达天池。至今,在凌井沟的乾烛谷仍有遗迹。

《晋乘蒐略》记载:“隋先世家神武文帝为太原留守,筑汾阳宫于静乐之管涔山。及广为并州总管,开天门岭栈道,至汾阳宫。名曰杨广道。宫在神武属内。盖起家于斯,故往来营建不绝也。”又载:“汾阳宫在静乐管涔山上,有天池,因池为宫。山水相涵,天然名胜。唐《创业起居注》炀帝于楼烦置宫,因过太原取龙山风谷道太原县四十里。风谷山上有石壁,险窄,故取道于此。”

隋开皇、仁寿年间(581~604 ),晋王杨广的王府设在晋阳城。为了到管涔山汾源一带巡守边防和避暑,征集民夫,大兴土木,开避了出天门、穿乾烛、越两岭、登天池的栈道。这条栈道在太原盆地的西北打开了一个出口,成为晋阳城与晋西北八县交通的捷径。这段沿汾河岸边北上,依崖构筑的古栈道,因系杨广修筑,故名“杨广道”。

这条通道继续向西北延伸,可以沟通陕、甘、宁、蒙等省,甚至可到达阿拉木图和莫斯科以远。经通道输出的货物,以茶叶、丝绸、布匹为主,高原人称之为江南——塞北的“茶叶之路”、中国北方的“第二丝绸之路”。而从北地输入山西的货物,则以毛皮、牲畜为主,被中原人视为“毛皮之路”、“骡马大道”。千百年来,这条通路在沟通江南塞北及欧亚两洲的物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动脉管道的作用。在守御北疆方面,则为应急输出山西军火,以制服边境动乱、抵御外来入侵,发挥了军运保障路线的重要功能。

(四)军事设施

汉代在分水岭附近设立的楼烦县城,据考证即现在的苗庄古城遗址。而西汉初年足智多谋、曾经先后为汉帝献上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的大将军蒯文通,在弃官隐居后定居的宁武境内村落,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蒯通(屯)关”,一直延续至今。汉光武十二年(公元36年),汉将杜茂为防守匈奴和芦芳的边患,沿着飞狐古道,大量构筑堡垒,修建烽火台。这其中,环卫宁化古城所筑和堡台,向西南一线沿汾河南下,经静乐直达太原。

到了明代,因边防屡屡告急,偏关和宁武被列为巨镇,驻镇总兵,专握兵事。在正德和嘉靖年间,在这一带大批增筑城堡。总兵官王玺、李瑾、周遇吉等,巡抚丛兰、陈天祥、任洛、陈讲、魏绅、周景柱等,兵备张凤翊等驻地军政官员,都曾先后领导加修长城和宁武、宁化城墙。而总督余子俊认为“御边设备莫如多建墩台烽堠,每城二里须墩一座。”总督侍郎翁万达在增设偏头和宁武两关后,在当地形成了墩堠纵横,多至数百的局面。

这些墩堠、烽火台,以及驻军堡塞关屯等,世代延传,以至于今。

(五)驻军营寨

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明代宁武境内长城所属的13座城堡中,宁化城以城为堡。而明洪武11年(1378),在宁化所周围又创筑了六堡,各堡都有宁化所的屯军。这六堡分别是:南平堡,位于宁化城南5里。石佛堡,在宁化城北8里。川湖堡,在宁化城西南15里。石家庄堡,在宁化城南30里。三义口堡,在宁化城西20里。定河堡,在宁化城南35里。

直到现今,近邻三、五里,远至三四十里,围绕宁化古城所构建的驻军营寨不仅遗迹尚存,而且依旧保留着当年的军事地名,分布在汾河上游地区和管涔山的沟谷之中。

这些古军事遗址,属于饲牧军马园囿的有:楼烦、天池、元池三牧监,马营、头马营、二马营、三马营、马圈湾、东马坊、西马坊、羊(阳)坊等。属于屯军营寨的有:山寨、大寨、东寨、支锅石堡、化北屯、南屯、北屯、川湖屯、刘家屯、蒯屯关、新堡、旧堡。而大场、教场等村落,应是当年的驻军操练场地遗址。为了贮备军粮,还建有宁武万亿仓、宁化仓、静乐仓等,并有参将府等首脑。这表明,无论指挥机构、驻军守备,军事训练,还是后勤保障,围绕宁化古城,曾经构筑了一个成龙配套的完整的军事重镇。

五、宗祖厚积的毗卢信仰

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宁武府志》记载:“世传芦芽山为毗卢佛道场,清涟水出山下,水侧有佛足迹,肉纹宛具。云昔佛住世时,曾浴此水矣。”

毗卢佛是释迦牟尼的三大化身之一,他在芦芽山设置道场传布佛法,其影响遍及晋西北地区,尤其在芦芽山周围府县,民间信仰更为虔诚。从而形成了宏阔的毗卢佛宗祖道场,悠远的毗卢佛信仰体系,壮观的毗卢佛洞窟寺庙,辈出的毗卢法门高僧大德,虔诚的毗卢佛民间崇拜;展现出毗卢佛道场的独特深广的文化积淀和神秘魅力。

(一)佛教传承

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象征光明、正义、智慧。释迦牟尼是佛祖,其化身之一的毗卢佛当然也是佛祖,这便是芦芽山太子殿巨幅石雕大字——“佛祖”的来由。释迦牟尼确有其人,其法身毗卢遮那佛既在芦芽山设置道场,那么,宁化、宁武一带的佛教传播起始时间,当可上溯至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久。

东晋慧远、慧持为同胞兄弟,祖籍都在宁武县内。他们早年先后信仰儒家和道教,后来在释道安的导引下,崇信佛教,创立了著名的净土宗和庐山教派,他们都曾在宁化、宁武、东寨、静乐、崞县等地进行佛事活动,讲经布道。后来分别到庐山和峨眉山发展,成为中国乃至日本、东南亚广大地域影响深远的佛教流派之一。慧远更被历代佛门弟子尊为净土宗的初祖。

北魏(386~557)是北朝时代华北地区的第一个王朝。由拓跋鲜卑氏建立,建都于平城(今大同市)。由于崇信佛教,北魏在我国佛教文物方面,留下不少宏伟的遗迹,尤以石窟为著。北朝著名僧人佛图澄、释道安、鸠摩罗什等长期在包括宁武、宁化在内的晋北地区活动,拥有广泛信众,并形成一些有势力的佛教僧团。《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前后门徒达到一万人众,仅他所到过的州、郡所兴建的佛寺,就有893座。宁化附近中山阁坐落的山崖下,至今尚存一列落款为“大魏母五年”的小型石雕佛像;而附近山丘的巨石上,还发现有多处小型内雕石佛的洞窟。特别是富于革新理念的孝文帝大力引入汉族礼教,改革北魏风俗,形成了北魏佛教信仰的显著特征,即儒家思想与宗教观念的融合。北魏高层次知识分子如颜之推等,在谈到佛教时充分肯定其宗教义理和社会功能,对违背佛教的言论给以多方面驳斥。吕思勉论说南北朝宗教信仰时,曾提到:“中国人之于佛,流俗虽不免迷信,士大夫之有识者,固多能知其教义。既能知其教义,自知其理与儒、道无二。”我们在当今宁化一带佛寺发现多处释、道、儒三教尊圣同供一殿,正是这种思想理念的真实反映。

唐、宋两代,芦芽山中佛寺多达300余处,山顶有供奉毗卢“佛祖”的太子殿,十字墕有石佛寺,现存的三间石砌窑洞内有石雕三世佛。元至治年间,崇尚释典的保宁王修葺了芦芽山佛寺,并将离宁化不远的清居禅寺,建为芦芽山的香火院。

金代,在宁化城内隋朝所建的汾阳宫旧寺址上,新建圣寿寺。金泰和年间(1201年前),又在石家庄镇阳房村建崇正寺。

明朝的286年间,由于边防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为佛教的繁荣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宁化万佛洞石窟、宁化回春谷三教寺等,都是明代重新修缮和兴建的寺庙。而宁武城内的延庆寺,则成为可与五台山地位并行的晋北名刹。佛家建筑大师妙峰不仅创建了宁化万佛洞,还在芦芽山和宁化一带寺庙中有较长时间卓锡,进行佛事活动。据清代《宁武府志》记载,乾隆年间,散布在宁武境内的寺庙石窟多达300多所。

(二)洞窟寺庙

宁化古城内外,以及在不断变更中曾经互为隶属的宁化郡、军、县、堡、城、所,以及天池、静乐、楼烦、阴馆、窟谷、宁武等处,曾经建有数百座规模不等的寺观庙庵。据《奉令谕马头山清居禅寺送幡输经记》和《重修清居禅寺碑记》记载,元至正年间(1343~1370)保宁王曾重建清居禅寺,并立为香火院。明初晋恭王再次修葺清居禅寺,亦立为香火院。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辅国将军、奉国将军携众居士,曾经修凿佛寺洞窟。碑文还记载:宁化附近修凿的石窟佛洞,略有明天顺年间的怀道村螺蛳洞,明正德七年(1512)的西马坊村千佛洞,明万历二十五年(1598)的宁化万佛洞。还有明代创筑,但修凿年代不详的石家庄青龙山天花洞和北屯石窟等。之外,从清同治十年(1817)起,法号广空的祯秀法师,经过历时10 年的募化施工,又在万佛洞旁陆续开凿了担板洞、水帘洞、张嘴洞、扁嘴洞、韦驮洞、白衣庵等,逐步形成了以万佛洞为中心的洞窟石刻艺术群。其中,位于万佛洞东侧30米处崖腰的朝阳洞,据洞内碑文记载,是在万佛石洞开凿16年前,就曾经重修过的。

宁化一带佛寺洞窟虽多,但其中最杰出、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宁化万佛石洞。

1、宁化万佛洞

①勘测施工

宁化周边地区山高崖峭,壁如刀削,佛教建筑大师巧妙利用其特殊地质条件,依靠官府扶助和信众布施,因山凿窟,以洞建寺。宁化万佛洞,就坐落在宁化城外汾河对岸的宁越山中腰。石洞与宁化古城隔河相望,万历十九年(1591)妙峰法师在芦芽山铸造成功万佛铁塔后,偕友一舟、觉通云游至宁化一带,途经宁越山,见石壁峻峭,气势不凡,遂动凿洞之念。当年动工,历经五载,粉饰完毕,一次造成。他在洞门额首凿洞名“万佛洞”。是因洞内“雕华藏世界十方佛刹,图万佛菩萨像,精密细妙,遂成一大道场”,以为“华藏世界十方佛刹”,所以取名“万佛洞”。在洞外柱上凿石联:“智海圆充含万象而不遗纤介;真空方广现森罗而不隐微毫。”横联“华藏海”。柱旁两块巨大石碣上各刻妙峰诗一首,诗中记载了开凿万佛洞的过程。

为开凿万佛洞,妙峰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一是工程量浩大,从万历十九年(1591)起始,经五年完工后,又多年增修补实,直到万历四十五年,延时长达26年。史料记载,洞窟开凿建筑工程的设计、募化、监理、运作,主要是妙峰。二是万佛洞是明代和中国中晚期石窟造像规模最大,造像艺术高超的艺术精品。当时妙峰已年过半百,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把对佛教思想的深悟和才华,都倾注在万佛洞石窟艺术的创造中。三是万佛洞是融寺庙文化、佛教义理、石窟造像、建筑艺术、中国书法于一体的佛教文化宝库。四是妙峰多年卓锡芦芽山,修炼佛法,他把自己对这一带壮丽山水的深情,全都倾注在芦芽山万佛铁塔和宁化万佛洞的建造工程中。

②石洞状貌

在距宁武县城东南百余里的今化北屯乡(原宁化公社)境内,与古老的宁化城隔汾河而遥相对视的,有一座雄宏壁立的悬崖,当地称宁越山。

这座与南北走向的静乐——宁武公路干线平行的峭壁,是芦芽山的支脉。山石赭色,浑然一体,俨然天工造就的巨大岩石屏障。就在石壁的中腰,我们的古人凿就了一座历代朝谒的佛教圣境——万佛石洞,以及它的附属建筑朝阳洞和担板洞。

自山脚土坡,循“之”字形坡道,蜿蜒攀援,登几级坍塌的石级上行,由宽阔的高大门洞步入,便可直达主洞之内。石洞呈方圆状。正面有坐落佛像的神龛遗迹。可惜,传说中塑于清宣统年间的三尊铜佛,在经历了被宁武贪官盗走又追回的劫难后,今天已不见踪影了。尽管如此,石洞四壁的万尊浮雕石佛和洞顶八卦图形彩色藻井,以及环绕洞壁的彩绘佛、道故事壁画,却依然展示着古代工匠的超凡技艺和艰辛。那些高约五、六寸的浮雕石佛,姿态各异,神情万状。以其残破的面目,虔诚的佛指,向世人述说着往昔的辉煌。上述艺术作品在笔者上世纪80年代初考察时尚属完整,但到2016年,已所存无几了。

在洞口顶部,设有明窗两扇,实窗两扇,实窗远望如安装着两块玻璃一般。中部设有一块石匾,上书字迹较小难辨。“万佛洞”三字凿于庙门上端,并雕有一尊小石佛。

进入洞内,是一间东西长10.15米,南北宽9.5米,高9米余的大石殿。东西洞壁下有墙基高60厘米,总宽40米。正面佛基高60厘米,宽2.2米。佛基上的佛座高2.2米,佛座上塑有毗卢遮那佛坐像一尊,高2.8米。佛祖右边恭立弟子阿南,身高3米。

在石洞中央,两根通顶极底的石柱是在原山岩上凿就的。此柱直径1.4米,与洞体为一个基石。两柱中下部分别彩绘着护法神站殿形象,高33.26米,宽1.9米。石柱之中部相对,有两小石碣,高47厘米,宽43厘米,记载洞的来历。柱顶部塑许多小佛。

在洞东西两壁下部,绘有壁画两组,分为天堂与地狱,画面高236厘米。南壁下部绘功德画碑四块。在四壁壁画的上方,环绕洞壁悬塑着万尊小佛,这便是“万佛洞”得名之因。小佛为泥塑成型后,插挂于洞壁上的贴金佛身。其高均为18厘米。

洞之顶部为彩绘的天花藻井图案,四角书“华藏世界”,中部的八卦穹顶高于洞顶。

洞门外两侧的石壁,被创建它的工匠们洗磨得一平如镜。上面书凿着两通“摩崖石刻”。

其南碑题头为“铭佛碑记”。铭文为“岩龛天设自升辟,霄壤浑然一法体,妙相圆充碧障间,灵光深隐丹崖里。施能工,运奇指,凿出慈容无数已,识得白毫处处彰,乾坤何所不如此。明万历丁酉仲春妙峰福登。”

其北碑题头为“古今流芳”。铭文为“本自虚融绝等伦,圆充圆偏彻香尘。飞埃列障含华藏,秉识陶形显法身。妙旨音耸溪涧水,真如相者见碧云嶙。毗卢性海浑无际,具眼何劳动口舌。”落款为“登国辞兄偕友一舟觉通,游至芦芽山,历览迷胜,遂兴建塔立规,偶至宁化河西有石障寺。待举念券凿万佛洞。诱泉目种善因共登觉路题诗二首,勒诸石以记岁月云岩。万历丁酉仲春之古书。”

石碑高约丈余,阔约五尺。笔力猷劲工整,虽经风雨剥蚀,字迹尚显清晰。门首依岩壁凿就立式匾额一款,在二龙戏珠和团团菊花浮雕陪衬下,“万佛洞”三个大字特别醒目。洞门两边紧贴石碑内侧,是一副赞誉洞中佛陀的石联。上联为;“智海圆充含万象而不道识界”,下联为“真空方广现森罗而不隐微毫。”横联配:“华藏海”。尤为独特的,是石联之落款:“兴县石匠牛建位、牛绍礼,陕西石匠吴宗奇共刻,松鹤道人大立书。”似此工匠凿石而铭其名姓者,在金石志中,恐怕是不太多见的。更重要的,是它向后人昭示了那个时代当地佛教发展的盛况、石刻工艺水平,以及佛、道和谐相处的信息。

这些碑文和石联,真实地记录了万佛洞兴建的起因、时间、过程和主持人员:明万历辛卯十九年(1591年),五台山显通寺的妙峰法师偕友一舟觉通等,云游芦芽山,并在山顶修建铁塔后,路经宁越山一带,见当地石壁千仞,一平如镜,气象不凡,便萌凿洞塑佛之念。当年开工,历经五载,于万历乙未二十三年(1595)粉妆完毕。妙峰还在五台山开矿冶炼,铸造了五座铜塔。在佛教工程建筑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据《宁化堡重修万佛洞、朝阳洞、凳板洞、韦陀殿、白衣庵碑记》记载,为了修凿这一浩大的洞穴工程,妙峰法师在明万历初年“发愿摇铃募化”,沿途曾到口外归化城募集到布施“金资”,工程未竣,“金资”不足。遂于己卯(1579)冬月冒着严寒,到省城再度“摇铃募化”,幸遇“曾公赐宫保”,“至院而谕”,“施金”扶助。当时,山西全省善后局春旨捐市平纹银1000两,宁化加五级纪录李某、宁化营城守厅马某各捐银一封,才使工程资金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

清同治辛未十年(1871),法名广空的祯秀法师赤脚披衫,摇铃募化,积资重修万佛洞。历经10载,于光绪庚辰六年十月十六日竣工(1880),塑成一坐二立的铜佛三尊。据《重修万佛洞碑记》记载,清光绪六年这次重修,曾有太子太保、头品顶戴、兵部侍郎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兼管提督盐政印务、节制太原城守尉、一等威毅伯曾国荃督修并撰碑文,宁武知府郝重庆、宁武知县萧树藩等承修。

除主洞外,左右两侧,还有陪衬建筑。南有凳板洞、韦陀庙和白衣庵。顺山之北崖尚有几处未及竣工的泥塑坯像,分散于崖壑凹窟。北有朝阳洞,俗名水帘洞,系无中心洞窟结构。

万佛洞洞顶浮雕五彩图案,设计精巧,工法细腻。洞前有石券窑洞七间,内有火炕及佛龛遗迹,传为自万历年间起始,至新中国成立止的350多年中,约25代住持该洞的僧侣居所遗迹。今已毁废。

万佛洞自建成后,历代香火不绝。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八日,都要在白衣庵举行传统庙会。今天,石洞仍然敞开胸怀,接纳着一批批热心于祖国古代文明的来访者。

2、朝阳洞和担板洞

在万佛洞东约30米,另有一洞,洞口石匾题“朝阳洞”。明代正统(1436)丙辰在原有废洞基础上新凿高8尺、深阔丈余的新洞,洞前侧“易庵为殿”,设彩绘佛像。明弘治癸丑(1493)春,驻地官员黄氏集资扩洞,洞高新增5尺,添八卦攒顶,洞深增加一丈三尺,宽增一丈。佛像重塑并设龛加华严,于正德初年(1506)落成。万历已亥年(1575)曾重修。1980年笔者考察时,洞中仍存壁画,但未彩饰,洞中无任何佛像。

在万佛洞之西约10米处,又一石洞,乡人俗名“担板洞”,言其只有架设木板,方可攀入。洞中有人居住过的痕迹,壁上亦有未成形的简单壁画。

3、青龙山天花洞

在距离宁化城约10千米的石家庄镇石家庄村西北2千米的洞尔洼山的陡峭石壁上,有一孔名为天花洞的石洞窟。洞址选择在地势险要难以登攀的半山崖上,座北向南,避风藏阳,温暖清静。山崖前一条小河流过,在石家庄村东汇入汾河。

该洞有斧凿加工的痕迹,洞前岩壁上刻有“青龙山天花洞”六个大字。洞左侧壁书凿七言诗四句:“百大悬崖古佛堂,山深五月也清凉;朝阳东上新红绽,庵放亮瑞万里光。”

洞前有月台长4米,宽1.5米。洞口前有五级台阶高1.35米,洞口以方块石砌成,宽1.2米,高2米,洞内总长3.38米。洞之底部呈长方形,南北长3.1米,东西宽3.06米。在高出地面78厘米处有石条砌成的佛基,上有呈莲花瓣状佛座九位,但佛身已毁于早年。

洞顶之藻井颇有特色。此顶共分五层。第一层为八角形,每边长1.2米,厚0.22米。每角上端有石雕仿木结构,斗拱呈五辅作高0.42米。耍头和昂嘴部雕有人面兽,斗拱旁雕刻着花鸟人物图案八幅。第二层至第四层呈圆形,总高0.8米。二层雕有石佛17尊,三层有18尊。佛身高0.25米,佛后有梅花形和椭圆形背光环。二、三层西边及第四层雕有花卉日月图案10幅。

第五层洞顶呈圆凹形,深10厘米,直径50厘米。壁上刻有八卦图案。中部下垂一石柱,设有挂灯铁环。洞内另存长方形两端上卷石案一条,长80厘米,宽40厘米,厚28厘米。一通残碑记载了清道光20年重修天花洞的情况。石洞凿工精细,建年不详。

4、台神祠

上古时代,华夏大地洪水肆虐,河谷泥流滚滚,山丘多被淹没。人类的生存,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

为了治服水患,我国古代治水大师——台骀,受命于危难,担起了治理汾洪的历史使命。

台骀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五帝之一 ——少昊的后代。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杜予对这段文字注曰:“金天氏,帝少白皋。”少白皋即少昊。成化版和雍正版《山西通志》均记载:“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台骀。”可见,台骀是金天氏的后代——昧的儿子。

台骀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治水大师。他不因循前人治水的惯例,而是根据酿成水患的不同原因,分别采取疏通和堵塞,以及疏、堵结合的办法,取得很大成功。当时,台骀受太原帝的派遣,辗转于今甘肃、青海、陕西、山西一带广大地区,成年累月地登山勘察,入涧指挥,疏通了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洮河,和山西境内的汾河,堵塞了山西太原县境内的大泽(今晋祠附近),降伏水患,造福人民,受到了太原帝的嘉奖,和群众的尊崇拥戴。对于台骀的功绩,《山西通志》《晋乘蒐略》《宁武府志》等诸多古籍,均有类似记载。说他:“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

台骀治水有功,被封为掌管汾洲一带的地方官员。台骀死后,其历史功绩久久流传于世。我国春秋时代郑国贤明政治家子产于公元前543年执政,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改革,整顿田地疆界和沟洫,推崇台骀为“雨师、雨神、水神”。后晋天福年间(936~944)追封台骀为昌宁公。宋代追谥灵感元应公,赐号宣济元外郎,并有“宣济庙”匾悬于庙门,常禹锡专为撰记。唐代又有令狐楚谢雨之碑。

有一首《台骀庙》的古诗,专门歌颂台骀的业绩。诗云:

凤乌书官后, 鸿荒障泽年。

神功开天白, 帝系出金天。

分野扪参次, 山川奠禹先。

按图移崖后, 纪远昧星躔。

乱水汾洮别, 诸姬沈姒联。

唐风谁始祀。鲁史至今传。

箫鼓横流散, 风沙急淄穿。

势曾吞北汉, 润亦被西边。

璧马黄河立立, 云旗玉井旋。

轩裳存想象, 凭吊一茫然。

台骀治水的足迹,遍及四乡。死后各地均建祠庙纪念。仅山西境内,就有台骀神祠六处。

其一,在太原县南10里的台骀泽(即晋泽,今晋祠一带)旁边,是为纪念汾水将当地农田淹没,经台骀治理而建筑的。原名台骀庙,唐节度使虏钧改名为汾水川祠,明万历七年(1374)重修。其二在五台县西15里,系元代至大四年(1311)修建。其三在曲沃县西35里高村。其四在石楼县南三里之翠金山上。其五在汾州(今汾阳县一带)城南2里。其六在宁武石家庄镇定河村外。

源于东寨雷鸣寺的汾河源头,经宁化南流,过定河村入静乐后,直泻太原。定河村的台骀神祠,俗名“昌宁公家庙”。据成化版《山西通志》载:昌宁公庙“在静乐县北五十里,定河沟口有碑记。公即台骀也,曾定汾河。”这座古祠,是专为台骀夫妇修筑的家庙。

此庙缘起为:当年,台骀来到汾河上游地区(今宁武、宁化、静乐),定居以专心治水。经他治理,汾河上游河道被确定下来。人们把他确定河道的地方命名为定河,今为村名。台骀在治水中,与当地一位村姑喜结良缘,成家立业,长期安居。人们追念台骀的丰功伟业,在他们辞世后,将夫妇二人合葬于他们生活的定河村外汾河岸边。至今,当地仍流传着定河村的爷爷(台骀),阳坊村的奶奶(台骀妻)这一美丽的传说。

家庙座落于定河阳坊两村间一个叫做大庙坪的小山丘上。“左汾浜,右谷口”,占地亩余,环境幽雅。祠庙为四合院,四周围墙,东南角有山门,旁有钟楼一座,上悬破铁钟1口。庙内正北3间巍峨正殿为主体建筑,进深4椽,单檐悬山顶。殿内暖阁神龛内塑台骀夫妇尊严坐像,约8尺多高,衣冠齐楚,宋代国公佩饰。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房各3间。东配房前矗立紫褐色沙质古碑1通,龟座龙首,高约丈余。寺院内,有一株二人合抱、高约30余米的伞状古松掩映,浑然一体,使整个祠院格外庄严肃穆。

古碑立于金泰和八年(1208)6月22日,距今约800年。碑文虽经历代风雨剥蚀,但字迹犹可辨认。上凿“太原之域,昔者台骀业官于此,受封于此,其生也有功于民,死亦有泽于民,宜在祭典之族也。能御大灾,能捍大患,有功烈于民。”

据碑文记载,该庙初建于金明昌太和间(1191~1201),明代永和五年(1408)重修。庙址原在定河村外马头山顶,明正德年间(1506~1521)迁于现址。

沿袭古代风俗,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这里都举行传统庙会。当其时,庙前搭台唱戏,张灯结彩,设摊贸易,客商云集。临近乡村及宁武、静乐、五寨、神池等县群众,纷纷前来赴会敬神,盛况空前。

解放初,该庙曾经重修。建国后,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十分重视对昌宁公家庙的保护。1981年,当地农民自动筹资重修祠庙,并将庙前戏台改建为现代新型舞台风格,与祠庙山门相对。舞台黄柱花窗,宽阔高大,台顶四个红漆大字“海市蜃楼”,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农民群众对新生活的赞誉,表达了农民群众对实现美好未来的期盼和信念。

忆往昔,台骀治理汾河,造福万民;看今朝,后来者胜先人,更居其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这里因地制宜,筑坝造田,新增了许多水利和交通设施。新建的石——定大桥和汾河大桥,横跨汾河干流之上;通往静乐和岢岚等县的公路,畅通无阻。长达数万米的汾河大坝,锁住了汾河蛟龙,水患已经彻底根除。随着引汾渠道的竣工,一座新型的小水力发电站,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川湖屯村附近建成。

抚今追昔,人们十分尊崇台骀治水、造福桑梓的历史功绩。展望未来,大力开发、充分利用汾河水力资源的蓝图,必将成为现实。

5、汉贤故居蒯屯关

在宁武县石家庄镇有个叫蒯通关的村子,座落在汾河岸边。该村起名,源自汉代著名贤达良将蒯通:

汉高祖刘邦为了和项羽争夺天下,延揽天下人才,广收志士仁人,重用英雄豪杰,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蒯通。

蒯通,即蒯彻,又名蒯文通,是一个胸有谋略的智慧人物。蒯通能言善辩,原在韩信帐下做策士,曾劝说韩信攻取齐国。

韩信忠诚抚佐刘帮打天下,战功卓著,劝进刘邦称帝。刘邦即位后兑现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帝。后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汉。但到晚年,刘邦对帮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却日增猜忌,特别是对那些异姓王们。结果韩信、臧荼、张敖、彭越、英布等先后被废被杀。

韩信被封为王期间,深谙世事的蒯通对韩信说:“在下有相面之术,大王何不让在下相上一面呢?”韩信欣然应诺。

蒯通把韩信从上到下打量了个遍,又叫韩信转过身去从背面细看了一番,然后说:“在下相君之面,贵不过封侯;在下相君之背,则贵不可明言矣!”韩信听罢,只是淡淡一笑,并没当作一回事儿。

其实,蒯通是真心实意辅佐韩信的。他这次看相,本意是以此为名,试图借机规劝韩信在消灭楚霸王项羽后,乘势反戈一击,推翻刘邦,自立为王。只可惜,韩信执迷不悟,拒听忠言相劝,最后落了个可悲下埸。

刘邦杀了韩信后,知道蒯通曾经给韩信设计加害于他,便把蒯通召来审问:“你当初为什么要怂恿韩信杀我呢?”

蒯通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所以在韩信被杀后,一直泰然处之,没有躲避起来。现在被刘邦捉来,他自认死期已至,就说:“那时,我是韩信的谋士,当然要为韩信出谋划策,人各为其主嘛!我那时心里只知有韩信,并不知有刘邦;假如高祖那时把我用起来,我自然也就不会为韩信效力了。”

刘邦感于蒯通的忠义和智慧,不仅不杀蒯通,还要给蒯通加官。蒯通情知日后在宫中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就借口年事已高,婉言谢绝了刘邦的留任。从此,他云游四方,到处为家,有史书说他装疯做了巫师。后来就定居在宁武县境内的汾河岸边,过起了隐士的生活。不过,当地的乡亲却知道他的身世,所以,就把他定居的村子用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蒯通关。后来,因为这里曾经是宁化军所属的一处驻军寨屯,人们就把村子叫做蒯屯关,意指蒯通曾经屯驻于此。

6、石刻造像

蒯屯关石刻:

在蒯屯关村外汾河东岸距离地面高约1.3米的石崖上,有一处不大的摩崖石刻。石刻长0.70米,高0.30米。阳雕小石佛9尊,落款凿“大魏母武年……二十七日甲申立”字样。由此推断为北魏石雕遗迹。

北屯石窟造像:

在化北屯乡北屯村外公路西侧路畔,有若干红沙岩石丘,凿有隧洞。洞内有不完整的石雕佛像。俗名石佛寺,又名牛王爷庙。在石壁上凿有5个石龛,中间的主石龛高1.5米,宽0.9米,深约1.0米,内雕刻大佛一尊,左右各雕刻菩萨一尊。主龛两侧之上下对称凿四个小石龛,每个小石龛内各雕刻一尊菩萨。大佛与菩萨均就石雕刻,与岩石结为一体。经考证为元代遗迹。

坝门口石壁造像:

在坝门口村东百米处石壁上,有一处五佛造像。造像坐西向东,五佛镶于一龛之中。龛高83厘米,宽86厘米,深33厘米。中间大佛高47厘米,跏跌坐;左右各一侍立菩萨,高43厘米。顶部各有一小佛,跏跌坐,高20厘米。须弥坐下海雕有双狮守护图。佛龛为北魏风格,大体与云岗石窟形成于同一时代。

7、寺庙建筑

宁化村关帝庙:

位于宁化古城内的宁化村中。庙宇坐北朝南,东西18.4米,南北34米,占地面积1016平方米,现存为清代建筑。中轴线建筑有正殿、山门、戏台。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三踩单翘斗拱。山门面宽3间,进深4椽,悬山顶。有碑5通,碑文记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1985年被宁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为太原以北现存唯一一座金元时期的关帝庙。

宁化关帝庙大殿内佛像无存,但在笔者1980年考察时房屋原始建筑风貌尚保持完整。房脊兽、吻及附属配件之砖雕工艺,极为精湛;大殿门扉之柱头兽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堪谓当地古建遗迹上品。

宁化回春谷三教寺:

在宁化村外的回春谷,有一座功能特殊的寺庙——三教寺。据《宗教词典》注释,“三教”,又称“三时教”,指的是有教、空教、中道教三教。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三教寺的住寺僧人与别的和尚不同,他们可以娶妻,可以吃肉。他们既信奉佛教,也信奉道教,还非常尊崇儒家学说。因此,他们所在的寺庙,就称为三教寺。

史籍记载:明崇祯三年(1636),华北永平(今唐山市)等四城失守,崇祯诏天下“勤王”,大将军秦良玉再度率精兵北上,很快收复了四城。秦良玉是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在抗击清军及李自成起义军遗将张献忠之乱等战役中,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在平台召见秦良玉,赐彩帛、羊酒,并咏诗颂功,以示慰劳。崇祯在诗中夸她说:“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随后,崇祯皇帝又在平台召见秦良玉带去勤王的500四川僧兵。武艺高强的500僧兵是秦良玉的主力队伍,为收复华北四城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对朝廷的论功行赏,赏钱赏帛,僧兵们都婉言谢绝。对于赐官,众口一辞,齐说不想当官。皇帝问他们究竟想要什么?其中一位代表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启禀皇上,我等对于官爵禄利,视之如水。但求皇上恩准:和尚可以娶妻为室,可以开戒吃晕。这就足之够矣。”

为了褒奖这些保卫大明江山的有功之人,崇祯皇帝未多犹豫,当即允诺。众僧兵连忙叩首,齐呼:“谢主龙恩!”

除此之外,三教寺在宗教哲学史研究领域也具有典型性。它以合祀孔子、老子、释子(即释迦牟尼)等儒、道、佛三大宗教主神于一殿而称名。是唐宋以来“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等“三教合一”思潮,在清代民间得到完美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隋阳宫遗址圣寿寺:

金代,在宁化城南毗隋汾阳宫之旧址,重建圣寿寺。

圣寿寺位于宁化古城南门外,距离河岸很近。遗址南北长约100余米,东西宽约50米,呈长方形,遗址南面下坡是一片较开阔的平地。再往南下坡处叫“老南门”,据考证为宋代以前宁化城的南门。

这里就是明代扩城时裁去的关厢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一座大寺院,建国初曾利用庙宇房舍改造为宁化学校,后因学校迁移到新址而荒废。院内倒卧着一通“重修圣寿寺记”的明代石碑,证明这里原来就是圣寿寺的遗址。村里老乡代代相传,都说这里就是隋汾阳宫遗址。

据乾隆《宁武府志·祠庙》记载:“圣寿寺在宁化堡南关,其地即汾阳宫之旧,寺建于金时。”府志的《古迹》部分也同样记载:“隋炀帝避暑处,金天会间即其地改为圣寿寺。”(未完待续)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