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国家一级作家王树森带您:宏观宁化古城边塞文化(下)
2020-07-28 09:32   宁武新闻网

宏观宁化古城边塞文化及综合开发管见(下)

作者:王树森

七、物华天宝的皇家苑囿

宁武——宁化地域,山高水丰,牧坡广阔,气候凉爽,既宜畜牧繁衍,又宜巡狩观光。且处北疆边陲,不仅历代多驻戍边将士,帝王侯爵游览避暑而创建的皇家苑囿,亦有多处遗迹。

(一)隋阳宫

北魏时期,天池--宁化一带受到几代皇帝垂青,已被开辟为皇家牧苑和狩猎基地。《魏书》载:太平真君九年(448)秋,“太武帝拓跋焘幸西河、天池,起楼烦宫。”《宁武府志》和《读史方舆纪要》载:“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和平六年(465)春二月,行幸楼烦宫”;“盖地近平城,往往游猎于此也。”

到了隋朝初,隋开国皇帝杨坚为戍边巡猎,在宁化建起了隋阳宫。其子杨广继位后,又在汾河源头增建汾源宫,在天池建起汾阳宫。从而构建起以天池汾阳宫为上行宫址,经中宫汾源宫,直达宁化下行宫址——隋阳宫的汾水行宫群。

按当今公路近捷距离计算,天池距汾源10千米,汾源至宁化20千米。但以古代汾水阻隔,山道环回估算,上下行宫间的实际距离,当在百里左右,故称“百里行宫”体系。

汾阳宫行宫体系落成后,杨广于大业四年(608)和大业十一年(618)四月、七月等,多次携带大批文武官员和嫔妃宫娥,从太原天门关栈道北上,在汾阳宫居止。大业十三年,马邑太守刘武周起兵反隋,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当时杨广正偏安于江都,天池和宁化的守备空虚,刘武周轻取汾阳宫,掠走宫中财宝及数千宫女作为赠礼,献给突厥可汗。有记载说:刘武周夺取汾阳宫后,即在天池登基称帝。从此,汾阳宫行宫体系失去杨氏王朝时期的辉煌,宁化下行宫亦沦落。之后再无恢复记载。

隋朝杨氏父子建造的汾阳宫群,规模浩大,其建材取木于管涔山松柏,凿石于当地的马仑花岗岩。宫城内殿宇巍峨,雕梁画栋;环绕宫殿的山岗上,建有朝元阁、中山阁等点缀景观的亭台阁榭。从天池到宁化的行宫群间,分布着12座亭子,分别取名翠微、阆凤、彩霞、临月、飞芳、积翠、合璧、含辉、凝碧、紫岩、澄景、尚阳等,亭间相距10里,在管涔山的岭崖沟壑间绵延百里。这些供旅途休息和玩赏的亭子,设计精巧,工艺细腻。亭内纵广皆二丈四尺,边安剑柱,每座亭子设方尺榻子一合,上下皆有临汾殿。这些亭子和汾阳宫、汾源宫、隋阳宫联络一体,气势恢宏,在历代宫廷建筑中,也较为罕见。

综合史书记载,自战国以来,我国历史上曾经在宁化、天池一带巡疆戍边、征战保国或游猎避暑的历代帝王,计有楼烦国王、赵武灵王、汉文帝、北魏孝文帝、北齐宣帝、后主高纬、孝昭帝、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后唐李存勖、武则天、慈禧太后等约20 位。

(二)回春谷

宁化地处寒温带高寒地区,竟然有一处叫回春谷的神奇地方。此谷位于宁化城东北2.5千米处。因地理环境因素,以及近临汾水受湿气滋润,谷中风光殊丽,为一胜境。今遗址尚存,谷中有三教寺废迹。

《宁武府志》记载:“回春谷在(宁武)县西百里,谷中周广数里,巨石盘旋,峭壁千仞,其内气和如春。近正(注:似应为五)月时,蛰虫皆振,众草已绿,盖地处隐奥,霜冽风肃气不得侵故也。”

据乡老传言,回春谷的发现,源自杨广:当年,杨广在此建筑了汾阳宫的下行宫——隋阳宫,携带大批内眷嫔妃前来游玩避暑,后宫生活煞是奢糜。由于杨广年事渐高,体力大衰,自觉难以应付众女眷诱惑,却又不甘寂莫,便命臣僚为他寻求强身壮体之法。一谗臣投其所好,奏言隋阳宫外有一神奇山谷,异花百卉,奇水佳境,一股清泉服用即可壮阳补肾,强身健体;若常时服用,更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杨广大喜,即命将该水拿来供其享用。此谗臣在水中偷偷加入壮阳春药,敬奉给杨广饮用。杨广用后,果然神效卓绝,便日日专取该泉之水饮用。而且每次来此巡游,都要到谷中观览景致,留连忘返,并将此谷敕命为“回春谷”。从此,回春谷便成为隋杨氏的皇家专享禁地了。

到了宋代,回春谷建起三教寺,当时寺内僧人道士居者有百余人。院址现存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重修石碑一通,上书“皇图永固,帝道遐长”,反映了皇权与宗教的调和包容。

八、历代晋北政治军事中心

前文述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宁武地区作为楼烦国腹地,已经发现的苗庄楼烦故城遗址,成为那时宁武——宁化一带重要战略地位的实证。

从战国赵武灵王到十六国后的赵皇子刘曜、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齐七代皇帝、隋文帝和隋炀帝,直到唐宋元明清,在长达近两千年的历史上,这一带不仅是皇家贵族避暑狩猎、官宦文人览胜观光、著名高僧弘扬佛法的地方,留下了芦芽山、天池、汾源、清真山、宁武关城、宁化古城等名胜古迹;而且,历朝历代都留下了悲壮重大的军政史绩。

(一)杨广诏建汾阳宫

汾阳宫的建成,除了帝王游乐避暑之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功能,不容小觑。

宁化古城位于宁武县城西南60千米处,东倚大山,西临汾河,隘口夹于两山之间,东西两山间自古有索道相通。据《隋书·地理志》载:隋炀帝在大业四年(608),诏“以离石之汾源、临泉、雁门之秀容,为楼烦郡。”郡治即设在今宁化村。下辖静乐县(静乐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县)。“有长城。有汾阳宫。有关官。有管涔山、天池、汾水。”这说明,当时宁化郡的管辖范围,囊概今宁武境内分水岭以南广大地域。隋炀帝诏令环天池修筑汾阳宫,其建筑群经汾源中宫,一直延伸到宁化古城的下行宫。这一规模宏大的行宫建筑群,宫宇殿堂、亭台楼阁迤逦百里,用于北巡、狩猎、避暑。天池百里行宫和洛阳西苑、扬州江都,并称隋代三大离宫。大业四年,隋炀帝还以天池汾阳宫为基地,出兵大败吐谷浑。在大业三年(607)、四年、十一年,隋炀帝曾三次北巡,“亲抚”突厥、“亲祠恒岳”,为安定北疆而奔波。

大业五年(609),杨广责令御史大夫张衡“督役筑楼烦城”。又调李渊(后为唐高祖)为楼烦郡太守,宁化成为晋阳以北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楼烦郡的设立,对突厥的南侵发挥了重要的扼制作用。大业七年,西突厥处罗可汗降隋。隋朝立国虽仅38年,但为唐朝统一的多民族融合和多元体国家发展巩固奠定了基础。这其中,宁化古城及汾阳宫群作为北疆行营和运兵前哨指挥基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李渊牧政奠唐基

隋末夺取天下,建立了大唐帝国的李渊,曾经做过隋朝的楼烦郡太守。

《旧唐书·高祖本纪》载:“大业(605~618)初,(李渊帝)为荣阳、楼烦二郡太守。”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也记载:“大业初,帝为楼烦郡守。……初,帝自卫尉卿转右骁卫将军,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隋大业十三年(617),炀帝之幸楼烦也。帝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奉使安抚,不逾本封……所经之处,示以宽仁,贤者归心。”由于长期驻守的太原、楼烦一带,是抵御北方匈奴入侵中原的锁钥,紧临匈奴属地,所以李渊对突厥胡骑的用兵特点深有所知。他认为:“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陈。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牛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查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

针对这种情况,李渊充分利用楼烦所产的良马,“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随逐水草,远置斥堠,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驷骑射,以耀威武。”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支以骑兵为主行动迅猛、能征善战的军队,李渊、李世民父子所率领的军队,便能够“兵起晋阳,远定秦雍,百余日间,廓清帝宅,神武之速,此谓若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隋朝天下。楼烦之马,其实早在隋朝即已驰名。当时,从天池起始,沿汾河上游南下,经宁化古城一带,直至芦芽山、荷叶坪山广大区域,由于水草丰盛,牧坡广阔,皇家设立了楼烦、天池、元池三处牧监。

到了唐代,朝廷牧监多达48处,其中三处仍然是管涔山的天池、元池和楼烦三监。时,岚州设监牧使,统管三监事务,其它各监虽然独立,但实际上统辖于楼烦牧监之下。这是因为,唐初得突厥马二千匹,后又获牝牡三千,均为天下“甲马”。

这些马匹在“溪涧水草甘美”的以楼烦牧监为主的各牧监“滋息蕃庶”,使唐王朝在贞观麟德年间“兵力倾天下”。天池、元池和楼烦马之所以名甲天下,还由于在开元年间,当地守将王毛仲利用内地与匈奴“通互市”的机会,以“金帛”购进匈奴良马,而后将其与楼烦马杂交。这种内地马与外种马的远缘杂交,产生了一代更为优良的马种——楼烦马,从而使包括天池和元池在内的楼烦牧监,在所有48监中以实力称雄。

当时,唐王朝在这一带的牧监盛况是:各类马匹总数达70余万,“色别为群,望之如云”。时人记述此情景为秦汉以来,唐马最甚,得监牧之力,楼烦马与西种马并重于时。还说:“楼烦牧政甲天下,所谓屈产之乘也”。李渊时任楼烦太守,各牧监及大批良马都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而这些来自楼烦的良马,在李氏父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年(636)专门写了一篇《六马图赞》,表示对与他一起出生入死、杀敌立功的“拳毛涡”“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雅”等宝马良驹的深切怀念,并敕命宫廷画师阎立本为它们绘影图形,题为“昭陵六骏”。

太宗皇帝对战马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骑兵部队在唐代兴盛一时。唐高祖李渊还在朝中特设了专管楼烦皇家马苑的“楼烦监牧”,制订了具体明确的牧监规程。据《新唐书·百官志三》载:“太仆寺……卿掌厩牧、辇舆之政,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诸监牧……。诸监牧:上监牧,监各一人,从五品下;副监各二人,正六品下;丞各二人,正八品下;主簿各二人,正九品下。中牧监,监,正六品下;丞,从八品下;主簿,从九品上。下牧监,监,从六品下;副监,正七品上;丞,正九品上;主簿,从九品下。”又载:“凡马五千为上监,三千为中监,不及为下监。”“马牛之群,有牧长、有尉。马之弩,良皆著籍,良马称左,弩马称右。每岁孟秋,群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以仲秋上于寺……岁终监牧使巡按,以功过相除为考课。”

在长期的养马实践中,当地还总结出了养猴医马疾的成功经验,以至成为《西游记》中“孙行者”和“弼马瘟”创作的原始素材。由于楼烦自古就是著名的产马之地,所以当地人很早就有在马厩中饲养猕猴,以防治马群疫病的习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常系猕猴於马坊内,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南朝梁弘景《名医别录》亦载:“系狴猴于厩,避马瘟。”《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一节写道:“本监中典箐管征备草料;力士管刷洗马匹、扎草、饮水、煮料;监丞、监副辅佐催办;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赤靠槽。那些马见了他,泯耳攒蹄,倒养得肉膘肥满……”这些描写,正是猴子驻守马厩所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可见“避马瘟”官名乃是随着楼烦皇家“监牧”而出现的产物。

明、清两代《静乐县志》里都有“孙行者,楼烦人”的记载;《傅山全集》里提到过“花果山”和“孙行者”。那么,这个“孙行者”是不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生活原型呢?近年有研究学者推理:如果把“孙行者”与“花果山”、“水帘洞”联系起来看,“孙行者”有可能就是“孙悟空”。清康熙三十九年《静乐县志》载:“南乡近龙和者有花果山,取春夏间花果满山为名也。或者附之以水帘洞,谓孙行者,楼烦人……”显然,这里提到的“孙行者,楼烦人”,指的就是《西游记》故事中的孙悟空。

之外,今娄烦县马家庄乡大圣堂村西北有座花果山,又名龙和山,海拔1805.9米。花果山清凉寺有一口明代庙钟,钟上所铸文字载:“清凉寺唐朝创建,大定年重修。”说明山上的清凉寺始建于唐代。在清凉寺内有一座现在还保存完好的“猴王庙”,里边供奉的就是孙悟空。除娄烦花果山上有专门供奉孙悟空的“猴王庙”外,别处未闻。庙钟的铸造时间是明弘治十一年(1498),这比《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出生(约1510)还要早,上面铸有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图。因此,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取材于楼烦,并非空穴来风。由于楼烦具有这样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便为“孙行者”和“弼马瘟”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深厚、可信的土壤。再加上唐高祖李渊曾经担任过“楼烦郡守”,他所熟悉的“孙行者”故事也就随着他荣登帝位而进入长安,在他身边的人们当中长期敷演流传。“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西游记》创作于明代,上述一切被演绎采摭到小说中,这一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文学素材,对于“孙行者”故事以及孙悟空“闹三界”等情节的构成,无疑都产生了至为关键的重要影响。

(三)宋辽划界起纷争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北宋灭北汉后,在当时的北汉固军地,即今宁化村设宁化军,翌年设宁化县,军、县同治。当时分水岭北为塞下地。

雍熙三年(986),宋军东路军北伐失败,杨业在今阳方口陈家(沟)谷兵败殉国。北宋王朝从此无力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采取消极防御政策;而辽人则不断南侵,导致分水岭、天池的边界之争愈演愈烈。

史籍记载:北宋初年,朝廷曾发布“斩伐令”,“令民内徙,空塞不耕,号禁地。”“祁州、代州、宁化军、火山军废田甚广。”“代北界天池荒远,巡候不至,潘美节度河东,新庙舍,作屋记,岁遣府卒嗣之”。说的是潘美担任河东守臣后,为了防止边境地区遭受辽朝士兵掠夺,下令边境地区老百姓向内地迁移。沿边田地因此荒芜了不少,这些田地号称禁地。其中,以忻州(今忻府区)、代州(今山西代县)、宁化军(今山西静乐北)、火山军(今陕西府谷)等州军,荒地最多。欧阳修曾上书朝廷,建议开发这些荒地,召募无田之民耕种,充实边防地区。北宋在天池地界盖庙建屋作记号,并在沿边开壕沟、垒界墙、修边堡等,以示主权。

宋与辽的天池边界之争,最直接的导因,是因北界耕户苏直、聂在友、杜思荣等侵耕禁地引起的。庆历元年(1041),苏直侵界阳武寨地。《续资治通鉴长编》对这件事有如下记载:“康定中(1040~1041年),北界耕户聂在友、苏直等南侵岭(楼烦岭)二十余里,……而朝廷以和好存大体,命徙石峰(今朔州南界)。未几,又过石峰之南。遂开堑以为限,天池庙属宁化军横岭铺。庆历中,北界耕户杜思荣侵入冷泉村(今东庄乡暖泉沟一带),近亦有石峰为表。”

庆历五年,欧阳修奉使河东后奏称:“今宁化军天池之侧,杜思荣等人又争侵地二三十里。”期间,于庆历二年(1042)宋派崞县教练使吴岜、阳武寨都监翟殿直,与辽国教练使、副巡检等商谈侵界事宜,就阳武寨地界重新划定。此次蕃户侵耕,辽人虽然已把宋辽边界线向南推进了20余里,但他们仍然图谋吞并天池。

对于这次事件,《宁武府志》记载:“宋庆历中,辽求天池庙地,河东帅庞籍不能决,以委汾州都监郭达。达访得太平兴国中故牍,证为王土,檄报之,辽人愧服。”《宁武府志》又载:“庆历七年(1047),契丹冒占天池庙地,知并州韩琦召其旧酋,示以旧修庙檄,证为宋地,酋无以对,乃以斥地归我。又侵耕阳武寨,琦立石限之。初潘美镇河东,徙塞下之民于内而空其地不耕,忻、代、宁化、火山之北多废壤。琦请距北界十里为禁地,其南则募弓箭手居之,垦田至九千六百亩。”由于韩琦索回了天池庙地,拓耕边地,招募弓箭手千余人屯田戍边,宋之边防得到加强。同年,在横岭铺(今分水岭北天池入口处)设天池巡检司,“巡逻州邑,捕捉盗贼。”(注:直至现今,分水岭北侧的宁武——东寨公路上,仍有一处地名为巡检司。)

直到至和二年(1055)二月,韩琦任并州知州,情况大为好转。其后富弼担任并州知州后,继续开发河东边境地区,共召募4000余户人口,开垦荒地9600余顷,大大充实了边防。

熙宁七年(1074),由于辽人屡次挑起争端,宋、辽又进行了六个回合的分水岭划界谈判。《宁武府志》载:“是年,契丹使萧禧来议黄嵬山疆地,帝使沈括报之,括至契丹与其相杨益戒议,凡六会契丹,不能夺,乃舍黄嵬而以天池请。”到熙宁九年,宋辽仍在争夺天池归属。

熙宁十年,天池失却。《宁武府志》载:“十年丁巳,王安石当国,劝帝许之,乃遣韩缜如河东,割地以畀契丹,以分水岭为界,东西失地七百里。”

天池落入辽国之手后,辽即“经画西南边天池旧堑,立堡砦,正疆界,刻石”(《辽史·卷九十二》)。辽刻碑文“于时宋国以故壤归于我,诏撰天池神堂之碑”以纪事。到此为止,宋辽分水岭边界之争画上句号。

(四)民族胁迫融合一体化

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从此,金、元、清时期在尖锐民族斗争中走向民族融合一体化的进程,拉开帷幕。

《宁武府志》载:“靖康二年,金人取火山军。”“金天会五年(1127)五月,取宋岢岚、宁化诸军。”

金代实行路、府、州、县制,州分节镇州、防御州、刺史州三类。刺史州长官称刺史,专掌本州行政事务,不统领军队。当时,北宋已经灭亡,在和南宋的攻伐对峙中,宁武一带已成为金的后方。

据《金·地志》记载:当时的桑干河、天池、太和岭和雁门关属朔州鄯阳县,而分水岭以南则属宁化州。宁武地域归金后,大定二十二年(1182),将北宋所置的宁化军升为宁化刺史州,并置宁化县为州治。这一带的主要居民,是金初时期的移民。为了实现对占领区的统治与管辖,以及金人本民族的发展需要,进而实现其统一华夏的目标,金朝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移民。其特点是女真人南下,中原汉人、契丹、渤海人北上,形成了南北双向互动的民族大迁徙,首次打破了以往民族分布的格局。其中,尤以女真人南下规模为最。

据《金史·卷44·兵志》载:天会十一年(1133),“金左副元帅宗维(宗翰)悉起女真土人,散居汉地,惟金主及将相亲属卫兵之家可留。”女真本来只是一个部族,但当他们占有广大中原地区后,惟恐暴露其实力空虚,便采取将其本国土人全部迁来中原的办法,“棋布星列,散居四方。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

当时的宁化州居民,主要是被降服的汉人、契丹人、库莫奚人和渤海人等,都被编入“猛安谋克”。

所谓“猛安谋克”,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把原来的氏族部落联盟军事组织猛安谋克,改变成的地方行政组织,把领夫制改为领户制。据《金史·卷2·太祖纪》载:“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从而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机构。这种统治机构的首领就叫“猛安谋克”,由女真人执掌。据《大金国志·卷36·屯田》记载:他们“所居止处,皆不在州县,筑塞处村落间,千户百户虽设官府,亦在其内。”如今阳方口镇的麻峪寨,宋辽时为辽所属,并未设寨,而是金代猛安谋克筑寨以统辖奴隶和军户屯田留下的地名。今东寨镇三马营,也是金代所筑的寨,时称西寨;和东寨东西相对。西寨又分上、下寨,中间以柳河渠分开,今村人仍沿用此名。直到明正德年间,才改称三马营。

金代对汉人的统治异常残暴,这是有史以来中原汉人从未感受过的奇耻大辱。金人除将一些汉人强行迁徙到今黑龙江阿城一带进行奴役外,在汉人聚居区实行野蛮的奴隶制,汉人及奚人毫无人身自由和生存保障权。金人实行严刑峻法,草菅人命。其次是“剃发易服”,强制汉人剃发和禁穿汉服,“不如式者,杀之。”其目的,是要从习俗上、心理上全面征服汉人。自那时以来,女真人所穿的羊皮袄和左祍道服,在一些偏远乡村至今仍有痕迹。再次是强行捉拿汉人变为奴隶,或标价出卖,或驱赶到回鹘、鞑靼换马,甚至卖到高丽等国为奴。

金熙宗皇统元年(1141),南宋和金订立“绍兴和议”,双方对峙,无大战事。其时,今宁武一带进入屯田和畜牧业发展黄金期,宁化一带呈现昇平盛世景象。金泰和八年(1208),同知宁化州军州事张守愚在他所撰写的《昌宁公冢庙记》碑文中,记录了当时定河村昌宁公冢庙庙会的盛况:“合邦远近,往观者如市,大为聚乐,以极岁中一方之游观也”。

但是,战争并未至此平息。元太祖十二年(1217),元兵占领宁武地区。《宁武府志》载:“元太祖十二年,萧特末儿等攻降金岢岚、火山军。十六年,以宁化、楼烦并入管州。”

金正大十年(1231)正月,南宋和蒙古联合灭金,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在金朝立国的104年中,江淮以北的民族融合,在暴力和汉文化的影响下,实现了双向融合。既有女真族的汉化,也有汉人习牧,但总体倾向是“汉化胡”。到金世宗时,女真人已不大会讲本族语言。金朝后期,女真人“故家遗俗,存复无几。后生于中原者,父虽虏种,母实华人,非复昔日女真”。这说明,当时的女真族,绝大多数已经逐渐融于中华民族母体之中了。金国和南宋百余年的南北分治,为元朝实现中国空前大一统、建立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而元朝的统治并未从金人的失败统治中汲取教训,他们的胁迫政策终究不得人心。在元朝统治151年后,朝政荒淫腐败,人民饥寒交迫,数十万无处投奔的饥民成为武装群众无尽的兵源。饥饿的农民终于组织起来,向元朝的统治者发起进攻。蒙古大汗忽必烈在中国建立的元朝帝国,终于在1368年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王朝已经灭亡的元末残余势力——四大王,明朝初年曾经在芦芽山结寨盘踞,多次窜扰宁化一带。但在洪武三年(1370)五月被太原指挥程贵等率兵击破后,窜逃的四大王有三个被擒获。另据《宁武府志》记载:洪武初,延安侯唐胜宗“统兵收捕宁化野寇号四大王者。因建守御千户所,境赖以宁。”

成化二年(1466)设宁武关后,明王朝边防守备已经北移;而清雍正三年(1725)始设府县两级军政机构于宁武县城后,千百年来以宁武境内分水岭为界的南北长期区划分割局面,终于就此终结。分水岭南北境域统一纳入宁武府、县管辖,宁武已经成为山西九府之一。至于宁化,从此已处域内腹地,从而纳入了与广大中原地区同步迈进的经济社会文明构建进程。

九、对修葺宁化古城的几点管见

(一)称宁化为“古城”,名符其实。而宁化城既然为“古”,其修复工程便应以“古”为宗旨,为特色,为根本。修古如古,逼真返古。

(二)宁化古城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小城,更不是一座独立的小山村。它从秦汉到元明,一直是我国北疆重要的政治枢纽,北疆重镇,文化中心。因此,我们对古城范围的理解,绝不应当拘泥局限于宁化村之本体。而应放眼环城地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三)宁化古城在古代几个朝代的作用,都是多功能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外交等诸多领域。因此,修复应对各种文化因素综合考虑,统盘规划。

(四)在各种历史文化积淀中,应以政治、军事、毗卢佛信仰为重点,力避与其他景区景点的雷同。

(五)当前宁化古城开发,确定“边塞宁化,汾河人家”主题口号,确切显明。口号既以“边塞”为冠,相关宣传及策划在“边塞文化”方面,尚需更多着力。(完)

作者:王树森,男,76岁,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原宁武县文联主席、史志办主任,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