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忻州古城汾源阁全方位展示宁武文化
2020-11-24 10:55   来源: 晨报忻州

汾源阁是忻州古城宁武县主题院落,位于草市巷,占地面积484.72平米,建有前院和后院。整个院落集旅游推介、文化宣传、特色餐饮、招商展示、联络接待为一体,已经成为宁武县展示风土人情、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产业资源,弘扬地方特色的主要宣传平台和窗口。

走进汾源阁,青砖灰瓦的四合院,红彤彤的灯笼悬挂在院中,房梁上的彩雕古朴典雅,整体布局耳目一新。游客来到这里,既可以通过海报、画册、宣传片欣赏宁武旅游景观,也可以通过手工鞋垫、剪纸、根雕艺术品等来感受宁武民俗文化,还可以通过莜面饼干、毛健茶、腌咸菜等了解宁武特产。

 

 

据宁武县文化和旅游局二级主任科员刘利介绍,今年以来宁武县立足资源优势和县情实际,坚持把旅游活县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在旅游深度开发和包装上做文章、下功夫,求突破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抢抓机遇,打造宁武特色品牌。

 

 

“宁武院落·汾源阁”借助忻州古城搭建的良好平台,全力把主题院落打造成“一个平台三个窗口”。对外开放的平台指:借助古城吸引企业家、投资者,积极开展商务对接、招商引资工作,宣传宁武的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努力把主题院落打造成展示宁武形象的平台。旅游宣传推介的窗口指:通过室内装饰、图片展示,将宁武旅游要素体现出来,深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旅游的古城院落,让游客更多了解宁武、关注宁武、钟爱宁武。特优农产品展示的窗口指:大力开展宁武特色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展销推介,进一步提高县域农优土特产品的影响力。美食文化体验的窗口指:通过开展各种美食表演、竞赛活动,把宁武的代表性食品展示出来,打造别具地域风味的餐饮文化,让主题院落成为特色美食及文化的展示区、体验区,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兴业创业。

 

 

芦芽山风景区 将申报5A景区

在宁武大院汾源阁,一排排芦芽山风光主题摄影展架整齐陈列,多视角将芦芽山的美丽神奇、宁武关的厚重历史、汾河川的秀美风光以及晋西北淳朴的风土人情通过镜头展现出来,为大家献上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视觉大片。

 

 

宁武旅游资源素有“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北方香格里拉”美称,其涵盖有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庙、关等十大系列,极具开发价值的有40多处,品类丰富而密集,全国少有。目前已形成东寨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和万年冰洞、芦芽山、高山天池、宁武古关、宁化宋城“一个中心,五大景区”的旅游格局。

 

 

芦芽山景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景区,总占地面积321平方公里,景区内约有82万亩原始次森林、66万亩草原、500多种动植物资源、100多处景观,荟萃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庙、关”十大系列的旅游产品,堪称中国北方的香格里拉。景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其中芦芽山最高峰2753米。整个芦芽山景区共有9个景点供游客参观,分别是芦芽山、马仑草原、情人谷、万年冰洞、石门悬棺、悬崖栈道、悬空村、汾河源头、天池湖泊群,是山西省第二大占地面积的旅游景区,先后被命名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国家级旅游名片,其中芦芽山景区、芦芽山主峰及万年冰洞景点,作为芦芽山景区最具特色,以及最具知名度的景点,芦芽山因地质构造是花岗岩山体挺拔峻峭,拥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秀,被誉为三晋第一重山。

 

 

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时期,距今已有300万年的历史,所以称它为万年冰洞。万年冰洞是一处世界级的奇观,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300万年历史,就当地气候条件而论,绝对构不成四季冰冻的环境,但冰洞内却是由四季不化的坚冰构成,愈往深处,冰层愈厚。特别是在酷暑炎夏,洞外绿草如茵,野花怒放,洞内却是冰壁凝寒,冰笋玉立。经专家的考察论证,宁武万年冰洞是全国规模最大、储冰量最多、是永久冻土层之外发现的罕见的大冰洞。宁武万年冰洞从洞内制冷能力、储冰量方面考量,位居全国已知9大冰洞之首。置身洞内恍若进入一个斑斓的童话世界,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堪称中华一绝,世界奇观。万年冰洞北面200多米之隔,有一系列的千年地火活动,那直径3-20米大大小小残留大坑,半焦的树干,烧倒的枯木,以及还冒烟冒火的火坑,是地下煤层自燃的产物,同一座山,阴阳两面,冰火共生的“冰火两重天”确系世界地质奇观。2005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4批国家地质公园,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据负责人杨荣辉介绍,芦芽山景区目前规划升级为国家5A级,力争使景区各项基础建设和服务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避暑、户外运动、商务会议、生态康养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芦芽山旅游。

 

 

传承剪纸艺术 民间艺术品跃然纸上

在汾源阁展厅,陈列的是宁武剪纸艺人马海晓的剪纸作品。一幅幅涵盖人物、风俗、吉祥图案、花鸟的剪纸作品栩栩如生。最让人爱不释手的是她的美人图,线条灵动,构图优美,将传统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马老师从艺四十多年,先后创作近千幅作品。她的奶奶是民间剪纸高手,在奶奶身边长大,耳熏目染不知不觉的学会并痴迷上了这门民间艺术。奶奶剪,她就拿把剪刀在旁边跟着学。过年剪福、新人结婚剪喜、老人生日剪寿,剪不完的人间情味,就这样奶奶也成了马海晓学习剪纸道路上最初的启蒙老师。几十年来马老师不断探索剪纸技艺,她的作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她的剪纸创作中,将许多宁武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在她的剪刀下,是非常有情感、有灵性的。

 

 

在传承民俗剪纸的精髓的同时,马老师又进行创新,凭借着对古代美人的喜爱,在临摹后,又剪出了灵动秀美的仕女图。她告诉晨报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这些美人,只有被感动了,唤起激情了,才能有创作灵感;只有把绘画语言转换成漂亮的剪纸语言,才有好的剪纸作品出现。”她的《四美图》头簪、流苏、飘带、裙裾、下摆,神色端庄、气韵流长,人物形象生动,思想内涵深刻,颇具匠心。昭君的刚烈,西施的温婉,貂蝉的青涩,玉环的雍容,多绛色青衣,也多披帛襦裙,意态闲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马老师看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在青少年中推广剪纸艺术。忻州古城宁武“汾源阁”主题院落就是一个很好的对外展示的窗口,在推介宁武各种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们看到剪纸,了解宁武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产生对剪纸的兴趣,为剪纸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从中培养真正能够触摸剪纸艺术塔尖的未来之星。她也希望自己的剪纸作品可以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为弘扬宁武的非物质文化起到推动作用。

 

 

宁武毛健茶 受游客青睐

说到茶,最先想到的是南方的茶,但在咱山西宁武县也有,就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存海的宁武毛健茶,他也是山西第一制茶人。制茶30多年来,他制出的茶甘甜可口,醇香,越喝越想喝。自曾祖父张鹏根起,张家的父辈们伏天便从事毛健茶加工制作,到了他这辈已经是第四代了。

毛健茶当地人又称为“拉膘茶”,具有健胃消食,凉血止血,降低血压血脂,清热消炎的作用。毛健茶富含黄酮类物质有机酸,甾醇类物质等活性成分,因不含咖啡因,睡前饮用不会造成失眠,入肺、胃脾三经,可长期代茶饮用。毛健草生长在82万亩原始次森林2000多米以上的管涔山上,每年7月下旬是采茶的季节,也是野生毛健草生长最旺盛的季节,这时天气热,发酵也快,功效最佳,是制作茶叶的最佳时候。

 

 

毛健茶制作技艺分为挑拣、煮青、脱水、揉捻、发酵、清洗、晾晒等制作环节。需用90度的水来煮茶,煮好的茶要放入专门配备的柳编框内,并对其进行脱水;脱干水后的茶,再由人工进行揉捻;之后进入关键的发酵阶段,发酵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方法,前后要花上十来天的时间,先要把茶放在瓮子里进行蒸制,放上三四天之后将茶取出再放上棉被避免水分流失,到了后期每天需要进行2-3次翻换,越临近发酵结束翻换次数也就越频繁;发酵之后便是进入清洗环节,清洗之后再进行自然晒干。此时的茶依旧属于半成品,还需要再进行二次加工才能形成茶饼、茶砖等毛健茶成品。

 

 

张存海在传承毛尖茶八道技艺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打散机、分解机、风选机等毛尖茶专用机械,对梗、茎、叶、茸毛进行细化分解,制作出发酵红茶半发酵青茶等系列产品,分解后的毛健茶,口感滑润,滋润鲜醇,品质优良。畅销全国,每年制作的茶都供不应求,外地顾客常打电话反馈“茶真好喝!”

 

 

2017年宁武毛健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张存海被列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健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在毛健茶不仅成为芦芽山景区重点旅游商品之一,也成为忻州古城宁武大院汾源阁的最具代表的宁武特产,深受游客青睐,远销全国各地。

 

 

根雕艺术品 化朽木为神奇

张存海不仅是宁武毛健茶第四代传承人,也是木雕、根雕的第四代传人,他的传统技艺的根雕也被列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3月他被授予首届山西省忻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6年入选山西省忻州市委组织部杰出乡土人才库。

 

 

张存海传承其祖上加工民用木构建筑雕刻门窗、家具的传统木雕工艺,充分利用管涔山数量充足、品种丰富的阔叶树、乔灌木和各地珍贵树木的根材原料,加工各类根雕工艺品,形象逼真自然,神态活灵活现,造型美观大方,构思简洁得体。在汾源阁展厅内各类艺术摆件、坐椅、茶几的根艺家具展示其中,是很多游客争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和收藏品。

 

 

张存海对于根雕艺术有自己独到的眼光,他根据根木的自然形态进行艺术构思和技艺加工,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巧妙构思。再量料取材,动手雕刻,赋予文化艺术内涵的制作过程。

 

 

根的天然形态是本,人工构思要与雕刻完美结合,通过雕刻工具刀、凿、锯、锉、斧、砂的技艺加工,从而制成艺术精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把根艺作品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根艺的表现手法,扩大了题材内容,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使之成为受人喜爱的工艺品,并且对拓展根艺事业,提高经济效益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根雕作品通过着色上漆不仅有利于防腐、防尘、防虫蛀,更能强化其艺术效果。他又把根、石、传统家具进行了奇巧结合,让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根石艺相结合,让根雕艺术又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管涔山根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近年来,宁武县在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已经收集了管涔山根雕艺术的大部分资料,掌握了根雕的起源、内容、传承谱系、濒危状况和存在问题,开始着手对其进行保护,并将管涔山根雕艺术品列为重点旅游纪念品。

 

 

目前,宁武县已经制定出管涔山根艺的《保护计划》:决定成立管涔山根艺保护协会,调查管涔山根艺资料,完善保护方案,编辑出版《管涔山根艺大全》书籍资料,制作《宁武管涔山根艺》音像资料,举办管涔山根艺传承人培训班,增加根艺加工设备,积极展销《宁武管涔山根艺》,展示其独特艺术。忻州古城宁武大院汾源阁是一个很好的对外展示、宣传宁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希望在全社会的关怀下,管涔山根艺这朵艺术的奇葩,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姿的光彩。

晨报全媒体记者:赵海龙、白杨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