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心中的《汾源》梦
——怀念宁武籍作家廖山海老师
付彦云
我认识廖山海老师,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那年的《当代》第三期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心是热的》。十八岁的我,一口气读完后,不仅心是热的,心旌亦为之飘摇。十分的仰慕促成了百倍的渴望,我想拜见廖老师。
好在我所在的单位宁武广播站的编辑室与当时坐落在县城人民大街鼓楼旁的县文化馆同处上下院。而廖老师的宿舍就位于上院紧靠鼓楼墙基的一隅。初冬的一天下午,我见到了廖老师。
二十来平米的居室里四处都堆积着书籍和手稿。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桌子。地中央一个奄奄燃烧的洋炉子,些许的热流怎敌三关初冬的阵阵寒气,独屋孤人清贫寒冷。倒是廖老师的热情使我的心里热乎乎的,他拍着我的肩膀说:“知道,知道。小付,付彦云,广播员嘛!”其实,我早就认识廖老师。早年的一场大火夺去了他英俊的面容,后来自强不息的笔耕不辍,终使他赢得了作家的美誉。
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复苏了的文学抚慰着时代留下的累累伤痕,同时又觉醒着沉沦的灵魂中人性的原本,勃发着青春者热血的澎湃,烙印着文学荒漠里奋进者的足迹。一个僻居晋西北山区小县名不见经传的文学爱好者,居然能在《当代》这样的国家级文学期刊上登载煌煌大作,耀眼的文学之光一下子照亮了三晋文坛,人们惊喜艳羡地看到,一颗文学新星在宁武关冉冉升起。
当年的当时,我万分荣幸地近距离与星相会,和光同屋。出于礼貌,简单地寒暄之后,我便静坐床沿,随手拿起床上堆叠的文稿,一页页翻阅。极短的语句(有时甚至是三两个字),似恢河伏流,潜声入心;而蝌蚪似的字体,仿佛移步躬耕,艰难跋涉。我凭借播音员扎实的看稿功底,一行行读下去,一次次陷进去,直至沉醉于其中的美不可自拔。猛一抬头,廖老师指着桌角粗瓷缸里的白开水对我说:“边看边喝。写得不好,字也丑。誊抄时更费力,这可是个苦差事。”一听这话,我灵机一动,便对他说:“廖老师,以后写好后我给你誊抄。”“行!行!”廖老师一迭连声的话语里饱含不尽的感激。那一时刻,一颗作家的扶苗之心与我这颗文学新人的知遇之心似乎贴得更近了。从那以后,我完成广播任务后,就逐行逐字认真抄写廖老师写就的作品,隔三差五地送稿加拜访,慢慢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说起无话不谈,其实大部分时间我与老师虽共坐一室,却常常是我在赏读,他在写作,楚河汉界,对话不多。有时,望着面前清癯瘦弱的老师伏案疾书,就会隐隐感受到文学高峰的攀登者踔厉奋进的信念的伟力。最难忘的是有一次当我将手抄稿递送于他时,接稿瞬间,他的目光与我相接,他若有所思地对我说:“其实,我的文学梦就深深扎根在汾源”。
不久,作家与我共吟的《陋室铭》改写成为了高楼篇。不久,宁武广播站与县文联双双搬进了马路对面新盖的县委大楼。不同的是我所在的单位更名为宁武县广播事业局,而廖老师也荣幸地当选为县文联副主席。一个在大楼东侧,一个在楼层一楼。我们还是经常走动,不时交流。思想的火花一次次闪亮,文学的光芒指引着我的后半生。
一晃六年过去了,青春的我变得胡子拉碴,喉结粗大;但中年的廖老师,已年过半百,却力作迭出。1973年就开始文学创作的他,主攻小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不断在《人民文学》《当代》《黄河》《山西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引起中国文坛高度关注。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苦妹子》《哭哭笑笑》和短篇小说《飘逝的枯叶》《心是热的》《彩云没有消逝》。出版有中篇小说集《山海中篇小说集》和短篇小说集《择偶》《回眸一笑》等及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多部,计100余万字。多次获得地区文学创作奖。作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的他,传略选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
记得那一年,1991年初夏的一天,廖山海老师手中拿着一本刊物,兴冲冲地上楼到单位办公室找我。他把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汾源》创刊第1期递送到了我手中。文学前辈登楼赠书,如我不才渴饮《汾源》,其情殷殷,其景融融,情景交织,不亦乐乎!
畅叙觉时短,临别道珍重。他摸挲着我的手说:“文学梦前路漫漫,汾源文学梦道阻且长,要梦想成真,还须接续努力!”
事业有为,人生无常。老师的作品虽流传于世,但光阴的河流却过早地带走了老师的生命。六十多岁时,蛰居山寨的他,脑溢血突发,一代才俊,三关文魁,晋军老将,宁武骄子随汾源之水顺流南下折东,归入大海不复回。逝者如斯夫,而那无尽的思潮竟不时涌上心头。
千里汾河根生管涔,发乎汾源,灵沼喷珠溅玉,一路奔腾不息。磅礴汹涌的洪流如母亲甘甜的乳汁润泽三晋大地,恩被父老乡亲。两岸人民世代奋斗挥洒的滴滴血汗,反哺着这片热土上悠久的历史使其更加灿烂,由此生发的文明之花愈显多姿多彩。而土生土长的汾源作家的文学之根就深植于这方厚重的文化自信的土壤里,怀家国情怀,为人民服务。寥阔而深邃如山海者,青翠而挺拔如芦芽者,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真可谓山海之情情贯汾源,芦芽之笔笔壮雄关。
老师,三十一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手捧又一本散发油墨清香的《汾源》期刊时,已然是改了版面,换了新颜;添了大作,上了品位的《汾源》第六十期,与时俱进,光昌流丽。其时,“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盛世如愿,祝福似昨。宁武文学园地新苗茁壮,宁军崛起之时指日可待!
斯人已逝,斯风长存。山海老师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也曾历经《苦妹子》般的《哭哭笑笑》,但他自始至终《心是热的》,因为他的《择偶》目标,就是与文学联姻,共度一生。虽然天妒英才,他如一片《飘去的枯叶》,回归故土,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在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空之上,《彩云没有消逝》,山海文学里那美的惊人的《回眸一笑》,永远留在所有爱他和他的作品的人们的记忆里,永不磨灭,历久弥新。
山海老师,读者感谢你,汾源眷恋你,我们永远怀念你!
(写于2022年11月17日午夜宁武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