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宁武天池,华北唯一高山内流湖群。
山之巅有天池,天然草场是天堂。无数英雄豪杰谱写民族融合的故事,大开大合,方显北方风范。
寻觅于汾阳宫遗迹,俯瞰天池美景。冬季泼水节的故事还在回响,期盼水草丰美的完美世界,这里是高山上的人间天堂。
高山天池任驰骋
宁武地形,典型的两山夹一川,汾河自芦芽山源头南流,桑干河支流恢河北流,两河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小丘分隔,地名分水岭,这两条河谷实际上连为一体,构成了一条长达百公里的南北峡谷地带。这条峡谷的历史价值,仅次于通过雁门关的那条晋北大道。
峡谷的东侧高山上,距离河谷的落差都在200-300米左右,山巅海拔为2000米上下。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这片面积不大的山上出现了山西境内唯一的高山湖泊群——宁武天池湖群。地理学将这类没有出水口的湖称为内流湖,这个区域是内流区。往往这类湖区在草原和高原地带多见,如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在山西境内的黄土高原上仅此一处。在华北的高山地区也是唯一的。保护好这一自然景观对人文地理和区域环境均有重大意义。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天造地设的高山湖泊,湖边草原成为牧人的天然马场。从战国时期的楼烦以后,这里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天堂。秦汉时期为郡县,魏晋北朝时,仍然是进入内地的游牧人的世界。到唐代天池一带有政府的牧马监,是官方马场。
所谓天池湖群,包括天池、元池、琵琶海、鸭子海、干海、老师傅海等多个高山湖,其中天池最大,也称马营海。面积1平方公里,水深10米。仅次于天池的是元池,面积0.7平方公里,水深15米。近年来湖泊水面逐渐缩小,一些小湖已经干涸。
不过最近几年,山西境内普遍雨水增加。在天池范围内行驶,不时发现在低洼地带遇到小的水池。再加上人工水利项目暖泉沟面积有几平方公里。天池地区的水面得到了逐渐恢复。这对保持住珍贵的高山天池湖泊群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遇。
在天池北侧,有在原址上复建的海瀛寺。遍寻内外,已无可辨之早期遗迹。但从位置上看,这个高坡上的寺院,是俯瞰天池的绝佳之地。古人们在这里进行营造赐福宴饮是非常自然的事。也有多位古人留下在此留下文学作品。元好问先生有《游天池题朝元阁》:天池一雨洗尘埃,全晋堂堂四望开。不上朝元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此朝元阁或即原在海瀛寺旧址。
祁连池边马蹄声
天池,古称祁连池,来自匈奴语。
翻检史书,《水经注》卷13《?水注》里有关宁武天池的记载最早且较为完善:
“耆老云,其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馀。其水澄淳镜净,潭而不流,若安定朝那之湫渊也。清水流潭,皎马冲照,池中曾无片草。及其风箨有沦,辄有小鸟翠色,投渊衔出,若会稽之耘鸟也。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无能测其渊深也。古老相传言,尝有人乘车於池侧,忽过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於桑乾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池东隔阜,又有一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镜洁,不异天池”。
所谓天池是高山湖群中最大的一个,即今马营海。因为高山湖泊的显赫和幽远,古人早有天池水潜流的传说。《水经注》里把这个故事演绎得颇为生动。后来这个故事里还增加了孝文帝的内容,显得愈发神奇了。
有这样好的天然牧场,魏晋以来南匈奴等民族内迁晋北,他们的后裔在天池留下了很多故事。此后,在天池附近留下记载的有著名的北魏孝文帝、北魏晚期的尔朱荣家族、继尔朱而起、建立东魏北齐政权的高欢家族。使天池的历史达到辉煌的是隋炀帝杨广。
其一,南匈奴贵族
《晋书》卷103《刘曜载记》记载,魏晋时南匈奴贵族子弟刘曜在管涔山中隐居,“尝夜闲居,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赤玉为室,背上有铭曰‘神剑御,除重毒’,曜遂服之。剑随四时而变为五色”。
刘曜是刘渊族子,后追随刘渊,建匈奴汉国灭西晋,居功至伟。后刘曜又建立前赵国。此事虽是神话,但可见刘曜早年曾在管涔山隐居,南匈奴人或在游猎放牧,才是神剑背后的实情。
其二,北魏孝文帝
《元和郡县志》卷14《河东道三 岚州静乐县条》:“天池,在县北燕京山上。周回八里,阳旱不耗。阴淋不溢。故老言,尝有人乘车,风飘坠池。有人获车与桑干泉。后魏孝文帝以金珠穿鱼七头于此池,后亦于桑干泉得之。隋炀帝尝于池南置宫,每夜风雨吹破,宫竟不得成。今池侧有祠,谓之天池祠”。
可见,《水经注》里那个天池水潜流的传说,在《元和郡县志》中被附会到了孝文帝身上。这条记载暗示孝文帝曾到访天池。而天池边是有祠的。今天的海瀛寺位置在天池边观景最佳之地。其前世或者即为天池祠。限于史料,天池祠内的祭祀神主还待考。
其三,尔朱家族
北魏后期的尔朱家族兴起于管涔山地区。发迹之前,尔朱荣和其父亲曾在天池中划船。《魏书》卷74《尔朱荣传》:“秀容界有池三所,在高山之上,清深不测,相传曰祁连池。魏言天池也。父新兴,曾于荣游池上。忽闻箫鼓之音。新兴谓荣曰:‘古老相传,凡闻此声,皆至公辅。吾今年已衰暮,当为汝耳。汝其勉之。’”
可见尔朱家族的实力范围中,天池即在其中,马背上的尔朱氏酋长父子在池上泛舟,可见天池在当时已是风景名胜。
其四,高欢家族-北齐皇室
《北齐书》卷 42 《阳休之传》:(天平)四年(537年),高祖幸汾阳之天池,于池边得一石。上有隐起,其文曰‘六王三川’。高祖独帐中问之,此文字何义。对曰:‘六者是大王之字,王者当王有天下。此乃大王符瑞受命之征。既于天池得此石,可谓天意命王也,吉不可言’”。
这是有关高欢的传说,无非是要显示高欢自有天命的高贵身份。尤其可注意其中提及
“既于天池得此石,可谓天意命王也,吉不可言”,可见在天池的某些活动是和天意连接起来的,估计多半是游牧民族在天池附近举行的祭天活动。
有高欢在天池边得到祥瑞之事在前,高齐皇帝后来多次亲临,见于正史的就有多次。
如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多次北讨突厥,于天保六年(555年)和九年(558年)两次来到天池。
《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天保六年六月)亲讨茹茹,甲戌,诸军大会于祁连池。”“(九年六月)亲自晋阳北巡,己巳至祁连池。”
如后主武平七年(576年)在天池举行大型冬季狩猎活动。《北史》卷8《齐本纪下》:“冬十月丙辰,帝大狩于祁连池。”当时北周军已经逼近平阳,后主还和宠妃冯淑妃打猎兴致高扬。权臣高阿那紘按住重大敌情不及时报告。后主看到延迟上达的战报后要南下救援,淑妃却要“更杀一围”,于是尽兴才发。这就是李商隐的名作“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回”的出处。
从《尔朱荣传》记载可知,天池名祁连池。《北齐书》本纪中也作祁连池,或为当时较正式的写法。祁连为匈奴语,即汉语天之意,目前还在使用的祁连,如著名的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可见,祁连池的名字来自匈奴语。祁连池名字的来历,应该和南匈奴定居吕梁山紧密相关。前引刘曜得管涔宝剑的传说,即是南匈奴在管涔山地区的生活痕迹。
祁连池,汉语称天池,一直沿用至今。在这里进行的活动场所中,《元和郡县志》记载的天池祠应具有重要地位,对北方民族或许具有某种神秘的特殊性质。
千载汾阳宫之谜
由于宁武天池独特的地理环境,其湖边草场丰美,和北方草原风光别无二致。这个场景,来自蒙古草原的内迁民族都很是熟悉和向往。因此,在天池附近出现祭天、祈祷等活动逐渐成为一种风俗。并且由此出现了一些神秘事件,如萧鼓之音的寓意,图谶之术的出现。因此,在天池旁边出现天池祠这一祭祀场所也是顺理成章的。颇疑,此祠早在南匈奴游牧于此时既有雏形。围绕天池祭祀也会有相对固定的仪轨,供显贵们使用。尔朱荣、孝文帝、高欢父子均曾亲历。
隋炀帝建立汾阳宫是天池附近最后一次大规模建设。过去一般认为汾阳宫的建设在大业四年(608年)八月。
《隋书》卷3《隋炀帝纪上》(大业四年)“夏四月丙午以离石之汾源、临泉、雁门之秀容为楼烦郡。起汾阳宫。”《资治通鉴》卷181载:“夏四月,诏于汾州之北汾水之源,营汾阳宫。”现在也有些史料显示大业二年(606年)、三年(607年)已有汾阳宫。有研究者认为汾阳宫建于大业二年。(参见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547-549页,中华书局2005年版)。如果汾阳宫是一个行宫体系,则在不同处所先后建设行宫的可能性是正常的,四年说或许是汾阳宫工程总结性的记录,记录年代或比实际运作有所延迟。
有观点认为,隋炀帝建立的汾阳宫是在北齐行宫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北齐帝王多次亲临的记载,这个推理是有可能的。
也有观点认为隋炀帝的汾阳宫行宫体系庞大,在汾河源头、马营海、宁化城等处都有兴建。汾源有雷鸣寺,为近年复建。更多确切信息还需考古工作。
在陕西西安1957年曾出土李静训墓志。墓志文内明确记录此九岁去世的李氏幼女之外祖母为隋文帝之女,即周宣帝皇后杨丽华。李静训去世于大业四年六月初一,终于汾源之宫。此汾源之宫,有研究者以为即汾阳宫。墓志中云汾源,则即汾源之地之行宫。似不能确指为天池南侧之汾阳宫遗址。(拓片、录文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城郊隋唐墓》,第25-28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高山上,天池之侧的汾阳宫遗址十分明显。只有越野车可以胜任在高山上的道路情况。开到没路的地方,下车步行。前方低矮墙体就是曾经辉煌一时,又很快归于宁静的汾阳宫墙遗址。
高山上的平缓台地,盛夏时节杂花生树,草丛没过脚踝。我们在草丛中看到多道墙基,四面围合范围约为正方形。其中外侧墙体遗迹高约半米左右,宽约1-2米,长度约200米。附近遍布砖瓦残片。显然,这是宫墙,而非城墙。在内墙范围中灌木丛茂密处似乎还有建筑基础。墙体均为就地取材的砂石薄砖砖砌就。其中夹杂着大型瓦当、绳纹砖的残片,间或有石栏杆、柱头残件。
隋炀帝修建汾阳宫,旧时多被误会为简单的穷奢极欲。但结合史料,可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理和北方突厥政权的往来关系。当然,也有隋室继承前代天池祭祀崇拜的意义。就目前的这处遗址规模看,并不是很大。
《资治通鉴》卷182大业十一年(615年):“夏四月,幸汾阳宫避暑。宫城迫隘,百官士卒布散山谷间,结草为营而居之。”
《通鉴考异》载:大业十一年七月隋炀帝“幸雁门,先至天池。值雨,山谷泥深二尺,从官狼狈,帐幕多不至,一夜并露坐雨中,至晓多死”。这次出巡之狼狈也可见汾阳宫的接待能力有限。从帐幕不至也可看出,当时大多从官是居住在帐篷营地里,只是皇帝和亲近人士居住在行宫房屋之内。
出巡天池后,隋炀帝紧接着被突厥围困于雁门郡(今代县),是隋急剧衰落的标志事件。
汾阳宫兴盛不出十年。大业十三年(617年)刘武周马邑起兵后,取汾阳宫,将宫女作为礼物送给突厥,换取了突厥支持。大约此时,汾阳宫已经被毁。此后再未有皇家巡视之事。《资治通鉴》卷185载: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庚申,“诏隋氏离宫游幸之所并废之”。估计到唐初汾阳宫被彻底废弃。
唐代重视马政,在西北地区多有马场设置。安史之乱后,西北多战事,在山西境内开始设置官马场。
《新唐书》卷50《兵志》载在岚州(治今岚县岚城镇)曾设置楼烦、玄池、天池三个牧马监。
《旧唐书》卷39《地理志》记载:“宪州下,旧楼烦监牧也。先隶陇右节度使,至德后,属内飞龙使。旧楼烦监牧,岚州刺史兼领。贞元十五年,杨钵为监牧使,遂专领监司,不系州司。龙纪元年,特置宪州于楼烦监,仍置楼烦县。郡城,开元四年王毛仲筑。州新置,未记户口帐籍。楼烦龙纪元年,于监西一里置玄池州东六十里置天池州西南五十里置。本置于孔河馆,乾元后移于安明谷口道人堡下”。
宁武天池一带为唐代后期的官方马场,其行政管辖地在今天娄烦县境内。宁武天池一名马营海应即与此有关。
宋辽划界天池是重点
唐末五代,晋北是沙陀势力范围。北宋初年,北宋灭北汉,继续进兵燕云十六州。但北伐失利,杨业在陈家谷被俘后死,其地就在今宁武阳方口。
此后,北宋和辽对峙时,宁武分水岭成为南北政权边界。今天的分水岭民间称横岭。因峡谷两侧山脉均为南北走向,而峡谷中的这处小山岭为东西走向,因有此称。确定横岭的位置,曾是宋辽熙宁划界时的一个关节要点。(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3熙宁十年七月乙丑:“河东分画地界所燕复等检踏天池西南无横岭地名。后再检视,有故寨岭亦名横岭。诏复等所得减年磨勘内各除一年。密记七月十七日事,六月二十四日可考。”但此“发现”之横岭似非是早期边界上的横岭。)
天池地区长期是宋辽交界处的军事禁区。天池庙得到双方重视,是争夺的要点。
天池之地在北宋初年,应在北宋控制区。但辽人却保持着天池祭祀信仰。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7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五月甲辰条:“令宁化军葺天池神堂。北界岁遣史一祀。至是頽圮,北界请加缮治故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1元祐元年三月戊辰条载,宋哲宗时苏辙弹劾划界时重臣韩缜的奏章:“天池北距萨尔台尚二十五六里,异时敌欲祈福,修天池庙,必牒安抚司而后敢入,以明庙之属汉也。今亦为敌有。高政者,土豪也。有威名于北方,蕃汉目之为高天王。而天池庙神亦曰高天王庙。方割属敌时,政抚膺大恸,谓其徒曰‘我兄嫂今日陷蕃’。”
《元和郡县志》中提到天池边的天池祠,上两条宋代史料中的天池庙应是其后继者。尽管在禁区,辽国人依然保持每年一次的祭祀祈祷活动,还要求北宋方面给予修缮。可见天池庙在辽人心目中的地位。辽人推进修缮,暗示北宋方面对天池庙并不热心、天池庙的神主和祭祀应是北方民族尊崇和热衷的活动。
值得注意是,后条史料说明北宋时天池庙主神为高天王。结合前文,高欢在天池得刻有祥瑞的奇石,北齐文宣帝高洋、后主高纬都在天池巡幸。天池在高氏家族中应有举足轻重的象征意义。天池庙主尊为高天王,有曾尊高欢为神主的可能。
又临汾尧都区尧庙博物馆藏有残造像碑,有题记:“武平二年(571年)岁次辛卯,九月丙午朔十五日,神武皇帝寺主道渊……”可见北齐时高欢起家地之一的晋州(今临汾)有为高欢祈福的皇家寺院。(见《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尧都区卷》第6页三晋出版社2011年版)。如此则在高欢人生中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建立祭祀祈福之地,可能有多处。
天池既是高欢得祥瑞之地,天池祠为高欢祈福也属自然。只是后世年代久远,已不知高天王何人也。而所谓土豪高政被目为高天王,显是借故托大。但其得到边界蕃汉人士的普遍认可,也说明宋辽边地的人员往来密切。
熙宁十年(1077年)划界后,天池地区从边界线上的北宋方面控制的军事禁区或者说缓冲地带,被划入辽境。(参见彭山杉《风陲之守:宋辽河东熙宁划界诸层面》,复旦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北宋文人沈括,其著名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在宋辽边界会谈中,沈括曾从官方文书中找到多条证据,力证天池地为宋属。但最终天池还是归辽。这次划界半个世纪内,辽和北宋均归于金,熙宁边界线不复存在。此后金、元、明、清历代,天池区域均为内地。
泼寒胡戏的活化石
繁华过后为荒草,几多沧桑付评说。世间多少事,往来笑谈中。夕阳下,汾阳宫废墟,北边的天池水面上有摩托艇划过,南边的琵琶海,边上是高山小村马营村。
据说马营村前些年还有冬季泼水节的民俗活动,可惜近年来已经中断。
冬季泼水节的习俗,极其类似唐代盛行一时的泼寒胡戏。活动时间是冬严寒时期的正月。每年的泼水节据说有两次一次在正月,初十为正日子。夏季的在五月二十四到二十八,二十七为正日子。正月以送瘟神为主题,五月以祈雨灭蝗为主题。都有众多仪轨,是民俗社火活动的集大成者,期间会迎请各界神仙,排列各类民俗表演等。当然冬季的泼水节更为火爆些。无独有偶,在不远的繁峙县前所村也有冬季正月时的泼水节习俗。
泼寒胡戏,也叫乞寒胡戏,一般研究者认为源自中亚,北朝后期到唐中期在内地胡人社会中流行,是一种带有社火性质的胡人狂欢节。以腊月期间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泼水活动为一大特征,即泼寒之名的来历。活动期间胡乐演奏、各类杂技表演团队繁多,胡汉民众围观盛况空前,皇室成员中也多有观众。武则天时期到玄宗初年时,泼寒胡戏一度十分盛行。
当时也有一些反对泼寒胡戏的声音。如神龙二年(706年)并州清源县尉吕元泰反对泼寒胡戏,《册府元龟》卷532记载了吕县尉的上疏:“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锦绣夸竞,害女工也;督敛贫弱,伤政体也,胡服相欢,非雅乐也;浑脱为号,非美名也。安可以礼义之朝,法胡虏之俗?《诗》云:‘京邑翼翼,四方是则。’非先王之礼乐而示则於四方,臣所未谕。《书》曰:‘谋,时寒若’。何必蠃形体,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焉?”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大臣张说上疏建议废止泼寒胡戏,得到玄宗认可,并正式下诏书禁断。于是泼寒胡戏因不合内地风俗而被禁止。有人分析以为是玄宗上台后为稳定政权而做的决定。但尚未有更多资料支持此结论。此后曾十分热闹的这一胡人习俗确实不再见于史册。
虽然官方层面禁止了这一胡戏,但由于其来自民间,在社会上的影响不可能一断了之。其后续演变必然和汉地民俗活动融合并续,也自然会以不同形式流传后世。
吕元泰任职唐代清源,即今清徐县一部。上疏中所描述细节清楚,观察也很仔细。反映的就是当时晋中地区的胡人泼寒胡戏情况。而在广大的山西地区又是胡汉民族融合的核心区之一。在各地民间的胡人后裔中泼寒胡戏的长期存在是完全可能的。
魏晋以来,宁武天池长期是游牧人的活动范围,唐代有官方牧马场。这里的牧马人自然以非胡人后裔为主。
宁武马营村和繁峙前所村的泼水节时间为正月,比泼寒胡戏的腊月稍晚些,内容也更多富有地方色彩,多少有些历史的影子,如马营村的惩治贪腐的牧监、送瘟神活动等。互相泼水祛灾祈福的宗旨尚存,和泼寒胡戏是相同的。1200年来,这些地方的民众能保存下泼寒胡戏的核心形式——冬季泼水节,并且将时间推后到正月与汉族地区的春节社火活动结合起来,是将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于一体的杰作。
晋北忻州的冬季泼水节民俗活动,和隋唐时期的泼寒胡戏之间,应有继承关系。泼寒胡戏的孑遗在这高山之巅竟流传绵延至今,堪称是民族大融合历史、汉民族发展史上的民俗活化石。
行驶在天池湖群地区,随处可见清澈的水池、小溪,这本是北方民族的天然高山牧场。就海拔高度和自然环境看,堪比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现在这里没有牧人和牧群,奇特的冬季泼水节习俗也中断了。高原上显得空阔寂寥,只远山上的发电风车在徐徐转动。
天池一带旷古高远,寂静安逸,抚今追昔,再无万马奔腾的宏大场景,也没有了汾阳宫等离宫别苑,一切回归淳朴自然。
自南匈奴定居吕梁山开始,南匈奴贵族刘曜、一代英主魏孝文帝、尔朱家族、高欢家族三代、隋炀帝,十六国、北朝到隋代的显赫人物,均都曾在天池地区留下历史足迹。
脚下的汾阳宫残迹在提醒着我们,这里确曾拥有过璀璨夺目的繁华,确有过无数英雄豪杰在天池边抒发宏图伟业的志向。
天池浑然天成,希望天赐的高山平湖盛景日渐充盈,迎接新的明天。汾阳宫已经远去,天池美景的未来还需时代新篇。(刘勇)
编辑:闫凤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