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宁武旅游>>正文

 

宁武美文鉴赏:再游万年冰洞
2019-10-21 10:32   来源: 忻州日报

作者:白玉旺

 

 

作为宁武人,为家乡能拥有一个国家级的旅游景点万年冰洞而自豪。今年国庆节,陪亲戚又去了一趟宁武的万年冰洞。

由于启程晚,驱车进入景区已经是下午四点多。路上驶出景区和进入景区的车一样多,可谓车流不断。

车窗外绿色和黄色成了景区山体的主色调,满眼都是。绿色的是白杆,黄色的是华北落叶松,两种树都比较高大威猛。宁武的芦芽山景区原始森林成了主打品牌,在万年冰洞景区也会看到同样的森林景观。

 

 

进入万年冰洞景区后,由于有疏导人员,等待不需要太长时间;然后徒步(不想徒步,可以坐环保电瓶车),踏着蜿蜒曲折的游步道,穿过茂密森林,感受一下天然氧吧的舒爽,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由于是国庆节假期,游人如织,川流不息。接近万年冰洞洞口,游人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最后,人流干脆停滞不前了。我身边老少都有,有的穿着风衣,很有个性;有的穿着租来的迷彩棉衣,显得有点臃肿。他们南腔北调,稍微显得有点急躁。一百多米的路程,走了一个多小时,用“磨蹭”一词也许最为恰当。景区的管理可谓有条不紊:半路有监督员,隔一段就有疏导员,还有已经录了音的小喇叭,反复循环播放,提示游客注意事项。通道人流沿着导流区有序地前行。

进入万年冰洞洞口前,设置了展示厅。展示厅的墙壁仿造的是冰的样子,但色调是灰的,手感是涩的,显然没有冰的感觉。一批批游人按照提示,上台阶,进入展示厅,然后下洞参观。这次参观耗时三个多小时,可以看出万年冰洞的人气已经在不断上升。

 

 

和前几年参观时相比,如今万年冰洞最大的变化有这样几点:一是分了上下行线,游客可以有序流动。二是全程加装了台阶和木质扶手,不会打滑;三是加装了监控系统和光源,视觉效果好;四是冰柱比原来高了许多,图案也比原来丰富了许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听说在春景洼发现了“冰窖”(万年冰洞的初始名称),当时不以为然。因为在北方农村生活的人,半年都可以看到冰,冰瀑、冰窟窿、冰暴泉都有,“冰窖”也就不稀奇了。直到九十年代,万年冰洞才有了名气。当时的万年冰洞可谓是原汁原味:下洞的时候,在最窄处,仅仅容一个人通过,还需斜躺着身子慢慢下滑,即使有台阶也是结满了冰,光滑得很。当时冰洞最下面的一层比较宽敞,就像一个大客厅,有一个圆柱体的冰柱,特别显眼,也很壮观。后来又陪同学们去了几次万年冰洞,感觉总体改变很大,人不多的话,无需等待,来去从容。

 

 

万年冰洞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就像宁武“天池”的传说一样:有人把做了记号的鲤鱼放入天池,居然在朔州一带可以捕捉得到。还有人说,古代曾经有兵车经过天池边上,车轮掉到天池里,居然在朔州一带出现了。万年冰洞也有类似的传说。当地老百姓说,在万年冰洞里放入莜麦秸秆或小麦的麸皮之类,这些东西居然会出现在汾河源头,以此证明万年冰洞的洞底和地下河水是通的,也间接证明了万年冰洞的成因。但有一点,这些只是传说,还没有人亲自验证过。我们也大可不必否定他们,就让美丽的故事流传下去吧。

 

 

万年冰洞是大自然赏赐给我们人类的一大奇观,它为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我们有理由倍加珍惜。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