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宁武旅游>>正文

 

宁武文旅丨汾阳宫浅考/段东昇
2024-03-04 16:12   来源:忻州在线

汾阳宫是隋炀帝为避暑热在汾河上游修建的一处帝王行宫,规模壮观,殿宇楼阁,水榭歌台,栈道回廊,应有皆有。因为该行宫距汾河发源地不远,故史称“汾阳宫”“汾源宫”。相传,隋炀帝经常来这里巡猎、避暑,并在行宫接见大臣和使者,商讨处理国家大事。当然,也少不了携爱妃宫女们云游行宫,踏青湖边,赏景吟诗。

《隋书》载:“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为静乐。有长城,有汾阳宫,有管涔山、天池、汾水。”汾阳宫的准确位置究竟在哪里呢?《大业杂记》中曰“自江都还洛阳,敕于汾州西北四十里临汾水起汾阳宫”,《太平寰宇记》亦载“汾阳宫,大业四年置,末年废,在县北三十里”。

想弄清汾阳宫,首先要了解汾阳县。汾阳北境与雁门郡的楼烦县相接,而当时的楼烦县辖今神池、宁武、五寨北部和朔州南部广大区域。汉承秦制,汾阳县仍属太原郡管辖,当时的汾阳县,北到太汾塞与雁门郡的楼烦县相接。太汾塞,为两县县界,历汉末动荡,曹魏改制,分水岭一带的县界早已名存实亡,后更名为“楼烦关”。当时的楼烦关上下和汾河上游谷地被北魏帝王辟为皇家行宫,到北魏孝文帝时,巡幸更为频繁。南北朝时,汾阳县之名仍多次出现于史书中,《方舆纪要》载:“赵武灵王城……县南三十里东山,下临汾水,堡垒犹存。”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写:“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汾水又南迳汾阳县故城东,川土宽平,峘山夷水。”

隋炀帝一生曾多次亲自巡狩征讨,《隋书》载:“明年,帝幸汾阳宫,宴从官,特赐绢五百匹。时帝欲大汾阳宫,令衡与纪弘整具图奏之。衡承间进谏曰:‘比年劳役繁多,百姓疲敝,伏愿留神,稍加折损。’帝意甚不平……帝复幸汾阳宫,衡督役筑楼烦城,因而谒帝。”从上述史料可知,汾阳宫应筑于隋大业年间,后隋炀帝觉得宫殿规模小,欲扩建汾阳宫,故令张衡与纪弘绘制图样。

其时已秋风渐冷,隋炀帝触景生情,作《悲秋诗》一首:“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隋末天下大乱,刘武周袭破楼烦郡,劫掠宫女千名贿赂突厥始毕可汗,可汗授其狼头纛并以战马千匹相送,封为定扬可汗于汾阳宫。后刘武周称帝于马邑,年号天兴,“军无蓄积,虏掠为资”,大破齐王李元吉,席卷山西。

据史载:“高宗将幸汾阳宫,以仁杰为知顿使,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俗云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乃发数万人别开御道。”这里提到的“御道”是隋炀帝巡幸汾阳宫时所修,后人称为“杨广道”,亦是太原出天门关的茶马古道。在汾阳宫之前,汾河上游的山谷一带早已有帝王行宫禁苑的设置,隋炀帝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太汾塞附近天池一带因高山湖泊成群,风景独好,水草丰美,被北魏帝王辟为皇家禁苑,后来北齐帝王高欢、高洋、高纬先后多次巡幸此处,避暑围猎,会天下兵马。只是隋朝之后,不闻有楼烦宫,而汾阳宫却因隋炀帝而盛极一时,名满天下。(段东昇)

编辑:郝宇晶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