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汾源儿女>>正文

 

【先进典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沙万里: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
2021-08-20 16:37   来源: 忻州日报

要继承共产党人精神特质,不惧艰险、苦干实干,在脚踏实地中磨砺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我想,我是用自己一生的奋斗经历书写了一名普通共产党人坚守理想、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精神特质,我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中的一个,而每一名党员,都应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坚如磐石的勇气和为梦想不懈奋斗的韧劲。我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少时就因家庭困难交不起5元钱的学杂费被迫辍学,为了生计我当过小工、下过煤窑,吃别人没吃过的苦,受别人没受过的累。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回到家乡开始自主创业。那时,正赶上全国上下土木基建发展得如火如荼,建筑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虽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但在心里始终坚定地抱有两个人生信条:一个是勇于吃苦,另一个是直面困难。于是,我从最初小打小闹,奋斗到现在拥有百余名工人、固定资产过千万、年缴税金达百十多万元的民营建筑企业。

要牢记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明确责任、强化担当,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己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牺牲,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初心使命永不过时。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就是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立足于自身的岗位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在创业初期,我有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和群众的支持,创建了改革开放以后繁峙县第一代民营建筑企业,并把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在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常常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程,深知没有党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我从内心感谢党、感恩社会,也在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从1984年第一次为繁峙县北城街小学盖学校捐款1000元开始,我捐资助教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歇过。1994年,繁峙县城遭受前所未有的洪灾袭击,许多房屋倒塌,群众流离失所,我毫不犹豫地把刚结算回来的5万元工程款用来帮助繁城镇西城街、横涧乡、大营镇的农民兄弟抗御自然灾害的袭击,重建家园,恢复生产。2003年春夏之交,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全县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我带头捐款1万元,为全县人民夺取抗击非典的胜利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作用。2016年,举国上下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我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请缨,决心帮扶繁峙县小砂河村实现整体脱贫。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不信任,我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制定了“兴水、扶业、补脑”的扶贫思路,先后捐资265万元用于铺路、修渠、引水、发展林果经济、改善文化医疗条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破解了群众的脱贫致富难题。新建的1500米水渠,有效解决了村里700亩耕地的防护、灌溉难题,全村干部群众高兴地把水渠称为“多功能万里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我率先把第一笔疫情防控资金5万元交到了红十字机构,之后又先后两次捐款10万元。今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又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做文章,制定了20项“实事清单”,主要是资助奖励市、县、乡村16所中小学优秀教师、贫困生70万元,为整村搬迁的集义庄乡净林村新建党员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人民舞台)、进村道路、护村大坝捐资265万元,为东山乡伯强村新建党员教育基地捐资130万元,为大营镇河南村修桥梁一座捐资10万元。目前各项实事均已落实,任务也已完成过半。这都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社会应该做的,我付出着,同时也幸福着。

要弘扬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舍己为人、大公无私,从奉献中实现价值、获取快乐

我常说,一个人从生到死,创造再多的财富,最终都是社会的。为群众、为社会多造福才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建党以来,我党涌现了无数无私奉献的英雄楷模,才造就今天中华民族的腾飞崛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黄大年、黄旭华等榜样的身上,无一不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作为党员,就是要学习他们这种乐于奉献、带头奉献、坚持奉献的精神。2003年,我在繁峙县横涧乡河家窊村发现全村百余名适龄儿童由于没有自己的学校,加上交通不便、经济困难,没有能力异地求学,望着娃娃们一双双期盼读书的眼睛,我当即决定捐款20万元,在数月后,一所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小学在河家窊贫瘠的土地上拔地而起。河家窊家家户户的孩子从此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全村人喜上眉梢。在那以后,我将助学目标放在了偏僻贫瘠的农村,开始在内心谋划并实施自己的“一乡一校”工程。时至今日“一乡一校”工程已建成9所,现在这9所学校均被县委、政府以我的名字命名为万里希望小学。这么多年,我在教育方面的捐助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学校有困难,需要我的帮助,我就尽我的全力去帮。在繁峙县柏家庄乡安民村,村民吃水一直以来就靠上山担水解决,水成了村民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脱贫摘帽所需最基本的“两不愁三保障”还没有实现。听到这个消息后,2018年8月,我捐资30万元为安民村修建了一个300立方米的蓄水池,彻底解决了该村数百口人的吃水难问题,村里120亩的口粮田也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当看到贫困户脸上流露出的笑容时,我真正体会到了奉献社会给予我的快乐。

要保持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在自我约束中永葆党员本色

艰苦朴素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需要坚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仍然需要坚持。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当常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深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自觉做到不比穿戴比内在、不比收入比奉献、不比待遇比觉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展示新时代共产党的朴素之美。我是确确实实这么想的,也是真真切切这么做的。近些年我是富了,但是苦难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不贪图个人享受的生活习惯。我为自己花钱很小气,老伴跟了我几十年,至今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没有一件首饰。我一直告诫自己“生活富裕后艰苦朴素的传统不能丢、奉献社会的爱心不能丢、贪图享受的思想不能有”,并且以此为原则,时时刻刻激励自己不忘共产党人清廉本色,要用更多的精力去为人民群众多出些力、多做点事。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