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筑牢担当作为的“组织堤坝”
2025-03-14 10:59   来源: 中国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要以容错机制保护干部,鲜明导向引领干部,精准考核识别干部,推动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生动局面。

健全“兜底赋能”容错机制,让敢为者“有底气”。改革创新是一个试错、突破的过程,无经验可循、无先例可依,如果刚出问题、稍有差错,就求全责备、诿过于人,容易催生“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不良风气,极大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让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既要厘清“有意而为”还是“无心之失”、“打破桎梏”还是“违纪违法”、“缺乏经验”还是“明知故犯”等边界情形,也要精准把握好执纪问责与容错免责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兼顾性质程度、程序方式、后果影响等各方面要素,给敢闯敢干、敢想敢试的干部吃下“定心丸”,全面消除干部“一‘错’否决、谈‘错’色变”后顾之忧。

倡树“能上能下”用人导向,让失误者“有奔头”。用人干事,重在导向。只有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畅通“下后再上”的路径通道,才能让“下的”干部更有为,更具动力和冲劲。“能下”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简单地搞“一下了之”,要通过谈心谈话、结对包帮、实战历练等形式,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深挖“下”的问题症结,搭建“上”的平台环境,及时消除因岗位变动产生的倦怠情绪。对处分期满、工作业绩扎实的干部,经组织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要积极提供晋升的渠道机会,真正让干部下得去,更能上得来。

优化“指向性强”考核体系,让观望者“有动力”。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知事识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抓好两头、带动中间,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指挥棒”。因而,要将实绩导向立得更加牢固,考核结果运用得更加充分。注重考核指标的实绩评估,通过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综合分析评判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结构,让知难而上、真抓实干成为干部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坚持把考核导向同用人导向相衔接,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隐形台阶,对工作有魄力、干事有热情、业绩创一流的干部,在评先树优、职级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用“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标看齐、奋勇争先。(山嵩)


责编:闫凤婷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