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遇吉,辽宁锦州卫人。明朝崇祯年间,升任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总兵。为人干练,带兵有方,法令严明,智勇足备。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农历二月,周遇吉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展开激战,先于代州(雁门关)血战数日,后退守宁武关。宁武关一仗真不好打。两军胶着月余,二月底,宁武关终于被义军攻破,周遇吉被擒,被乱箭射杀。周遇吉一家阖府自焚。清代追封其为忠武公,并建祠立庙。周遇吉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让李自成的义军损兵折将,主力亏损,削弱了义军的战斗力。有明史研究专家说,李自成的速败,义军在宁武关与周遇吉的恶战中损失有生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周遇吉也是一个悲剧人物,正当他春风得意之际,忽然在宁武关迎来了义军这支强大劲旅,让其全家葬身宁武关,成了大明王朝的殉葬品。笔者曾经作《凤鸣阁下孤寂的灵魂》一文写其事,今再作古体诗一首歌咏其事,以飨读者,凡一百七十句。




东北自古多才俊,锦州卫里出豪雄。周家儿郎赛虎豹,武艺高强天下闻。
明季边陲起狼烟,血性男儿投兵戎。辽海杀敌露头角,河南征战建奇勋。
骑射勇猛逢乱世,而立之年升总兵。备兵三关汰老弱,整肃三军练神勇。
军容大振士气高,威风八面逞豪英。常胜将军无败仗,春风得意马蹄轻。
生不逢时生有时,三秦大地飞玉龙。官商兵匪生灵饥,闯王一呼天下应。
陕西河南如破竹,所向披靡驱三晋。沿途狗官逃纷纷,一军九鼎挡雁门。
报国心切关山路,浑身解数阻义军。食尽援绝不得已,退守宁武坚壁城。
战马嘶鸣烈长空,参将府署灯火明。老母贤妻相顾望,愁云结霜空气凝。
生离死别道不及,跃马扬鬃去双亲。尘土卷起秋叶落,四围山色草萋萋。
阖城动员垒城壕,总兵一喏齐相应。城下敌阵坚如墙,城头鼓声似悲鸣。
怒狮欲疯目如炬,走马如飞督战勤。杀伐如涛四围里,黑云压城城欲倾。
凤凰欲飞飞不起,雾起风吹百象生。大雁孤鸣东南飞,将士举头面色重。
一声炮响杀声紧,城楼欲颓地欲崩。杀气腾腾腾千嶂,城如危卵楚歌升。
精忠为国报天子,决心一死任从容。三分智慧七分力,敢死精兵冲杀勇 。
一马当先迎刀箭,左夹右攻伤义军。闯王却也三分惧,退兵欲捣幽州城。
义军将士较上劲,不败明军不为人。先礼后兵去劝降,谁来快刀丢性命。
说客悬头城楼上,无毒丈夫周总兵。更毒莫过设毒局,老弱病残诱义军。
数千义军入城围,訇然城闭格杀尽。悲歌一曲宁武关,生死男儿泣鬼神。
血雨腥风绕城飞,杀伐连天天动容。千里无援孤城闭,堆土如山守孤城。
天若有情天亦老,将士同疲拥箭困。总兵慷慨鼓士气,生作人杰死亦雄。
闯王死令取宁武,用十攻一不松劲。义军猬集遍山野,孤城落日战旗红。
药尽炮哑火力微,明军弹竭粮亦空。苟延残喘城且下,人疲马乏鸟无踪。
轰然一声天崩裂,明军拾箭城头拥。万炮齐鸣弹如泻,东门城角半边倾。
数丛交攻夺豁口,豁口杀声彻天云。肉搏巷击拼殊死,前仆后继战英勇。
总兵徒步虎跳荡,金甲晦暗战血殷。可叹武艺高强汉,身攒万矢孑身拼。
落马被降不下跪,刚髯怒目视义军。劝降不成骂不绝,嚼碎钢牙气长虹。
缚置高杆如悬鸡,万矢丛射死惨痛。乱箭堆积成丘冢,阴魂一缕报主恩。
忽报总兵殉国难,周府上下放悲声。刘氏娘子忒刚烈,怒从心起恶胆生。
亲帅妇孺据公廨,登攀屋顶射杀狠。身怀绝技箭无虚,骂声箭落射必中。
义军无奈用火攻,逼其就范枉费心。阖府自焚昭日月,满门忠烈泣鬼神。
香烛彩纸照天烧,鬼马夜嘶显神灵。坟丘巍峨挡洪峰,当时居民神传神。
一迁忠骨南山坡,南山有幸埋忠魂。再迁北坡华盖峰,五通石碑记功名。
青砖白石间黄土,面北背南向京城。白草直立迎塞风,残阳如血映山红。
善男信女祭络绎,朝廷敕享四时供。又敕太子少保封,生不逢时死且荣。
一军不敌大洪流,忠武难当闯王兵。大明江山轰然倒,积重难返愧忠臣。
崇祯主子独自缢,煤山坡上一条绫。魂魄悠悠游四方,义兵如蝗皆杀声。
君臣相顾默无言,唯有千行泪纷纷。此恨绵绵无绝期,天长地久有时尽。
宁武关城草萋萋,紫禁城里残阳红。关山有幸埋忠骨,金殿不幸迎外人。
义军脚步匆匆过,金兵铁骑踏皇宫。孤臣未料身后事,缢君匆匆尚未醒。
明皇天子走太急,明皇臣子战血红。白头宫女说玄宗,明皇宫里空无人。
金銮大殿耸巍巍,忠武庙堂荡无存。参将府里杂居多,绣楼一座觅踪影。
风雨晨昏多游客,凤鸣阁下寂孤魂。折子戏中唱春秋,粉墨场里歌忠勇。
多少年来千古事,留待后人说纷纷。

白玉旺:笔名芦芽松。宁武县怀道乡庙岭村人。宁武县第七、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宁武政协兼职副主任,忻州市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学高级教师。曾在《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德育报》《忻州日报》《宁武报》《汾源》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洪河梦》和诗歌散文十多万字。
编辑:闫凤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