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题2025>>培塑优良家风>>正文

 

清廉家风润万家||山西清廉家风故事展播⑤
2025-09-03 16:10   来源: 山西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从红色家风中汲取养分,以清廉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山西省妇联挖掘本地资源,录制了100个清廉家风故事,用故事传承优良家风,用声音传递廉洁文化,为清廉山西建设凝聚“家”力量。本栏目内容均节选自《山西古代廉吏》,精彩的故事让我们深入了解山西廉政文化的丰厚积淀,感悟书中人物廉洁自律、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引导广大家庭汲取榜样力量、培树优良家风。

13

德泽于民阮勤

阮勤(1423—1499),字必成,明代长子人(今山西长子),景泰五年(1454)进士。

中进士不久,阮勤遵诏负责修《山西方志》。事竣还朝后,拜大理寺评事,后任台州(今浙江临海)知府。台州路途遥远,阮勤只身单车至郡,未带任何随员。在台州上任后,他的第一件大事即先抓教育建设。上任不久,他就集资兴建了上蔡书院。第二件事是狠抓对当地模范人物的表彰,建立乡贤祠,用以为乡民树立做人的榜样。在台州任职九年,他除吏弊、导民利,善政极多,老百姓像爱戴父母一样爱戴他。在他荣升为山东参政赴任之后,台州人民因感念他长期在台州所布施的德政,特为他立了德政碑。

14

“陶三杠”陶琰

陶琰(1449—1532),字廷信,别号逸庵,明代绛州人(今山西新绛),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

嘉靖二年(1523),陶琰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参赞机务。正值灾荒歉收,粮价飞涨,人民生活困顿。陶琰把仓内积粮全部拿出用于赈灾,平抑了粮价,安定了民心,救活无数百姓。对于内臣进贡快船,进行了控制、减裁,官民均减轻了负担,都得以安然。陶琰75岁,连续上奏要求告老还乡,十次才得批准。诏加太子太保,驰驿归里。他累计任官42年,先后上奏报告50余篇。身边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往来行李只有三担,当时人称“陶三杠”。

15

畏天爱民王云凤

王云凤(1465—1548),字应韶,号虎谷,明代辽州人(今山西和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

正德四年(1509),王云凤任国子监祭酒。面对教法废弛、学风散漫的烂摊子,他上任伊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是制定约法,提出了十七条约法来约束太学师生。二是实行教学改革,包括更改太学六堂的名称,提出主敬、穷理、修身、修道的教育方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诸生读小学以上达”。三是针对廪气不给,暂时实施了减少生员名额的方案。他的改革,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


责编:闫凤婷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