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正文

 

“千万工程”调研行⑬丨山西孝义:农文旅融合 让乡村通往“诗和远方”
2024-06-28 16:17   来源: 人民网-山西频道

夏至刚过,漫步在孝义的乡野田间,青山如黛,乡村如画。曹溪河畔,凉风送爽,满眼苍翠,花草摇曳,宜兴村、河底村、师河底村如珠链般点缀其间;临水村中,田园综合体与金龙山晨雾交织,绘就诗意画卷。

当都市人把寻觅乡愁的目光投向广袤的乡村大地,如何改善村容村貌,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重现文人佳句中的诗意田园,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因势利导、深挖优势,着力打好以“一城一河一湖”为路径的文旅融合发展牌,将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全力打造生态康养型、文化体验型、产业支撑型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

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文旅康养 发现乡村别样之美

“晓风一帘窗盈绿,推门不觉夏已深。”在暑热难耐的夏日,沿着吕梁市孝义市境内的曹溪河,驱车行驶在林木葱葱的旅游公路上,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乡间的凉风瞬间缓解了夏日的酷热。

旅游公路两旁,一座座别墅拔地而起,在山谷北面山坡上的宜兴村,正在打造近500亩的月季户外康养园和民宿开发项目,一部分民宅被统一建成富有民俗特色的窑洞,预计今年年底就能投入使用。

春踏青、夏纳凉、秋采摘、冬嬉雪。“曹溪河属于‘一城一河一湖’文旅品牌的核心之一。”据孝义市胜溪湖街道办副主任陈晓霞介绍,2022年,孝义市将曹溪河文旅康养示范区列为重点转型项目,经过多年的打造,开发运营了各类景点和康养福利设施13处,实现了一公里一个景点的目标,也实现了山水原生态向康养胜地的华丽转变。

沿河而建、依山而居的宜兴村,一直过着“世外桃源”般的逍遥生活。“面朝曹溪河的几乎都是老宅,我们遵循让利于民、发展惠民的原则,鼓励群众利用闲置房屋、宅基地、土地,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共同开发建设。”宜兴村党支部书记杨林俊认为,让村民们分享旅游红利,才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所在。

乡村旅游与集体经济互利共生。孝义市针对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开发闲置资产、支持返乡创业等方式,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旅游经营的热情,让更多老百姓吃上“旅游饭”,在美丽乡村新图景中有事可做、有钱可挣、有梦可逐。

“这片山水迟早会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要想把13个景区一网打尽,‘扎根’在曹溪河是不错的选择。”

“吃住在农家,欣赏自然生态馈赠的美景,感受天然氧吧的清新,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谈起这里的发展前景,亲眼见证了曹溪河华丽变身的人都信心十足。在不久的将来,专属于孝义乡村的这份闲适恬淡,将更加自在悠然;这片锦绣山水,将越发青翠葱茏。

在孝义皮影木偶基成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孝义皮影木偶基地常态化开展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古韵飘香 体验传统非遗之旅

当传统非遗遇上现代文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锵、锵、锵!几声老腔响起,光影之间,两个皮影人物出现在幕布上,随着音乐左右腾挪,时而站立交谈,时而碰撞打斗……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的非遗综合传习中心,一场皮影戏正在上演。演到精彩处,台下的观众不由得鼓掌叫好。

孝义市非遗综合传习中心位于孝义市贾家庄村的三皇庙旁。这座古朴的二层小院被称为“非遗小院”,设置了不同非遗门类的艺术传习所,开展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展销等丰富活动,每到周末与节假日总有不少游客前来,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在小院内的非遗文化展示馆,集中展现了孝义的三大代表性非遗项目——皮影戏、木偶戏、碗碗腔。一件件精美的皮影,一个个立体生动的木偶,配合着老照片、展板陈列和音乐,让人们感受当地的传统文化。

贾家庄村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今年5月31日,第十九届三皇文化节暨第二届古玩艺术品交流大会在贾家庄村举办。活动现场,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和锣鼓、戏曲、鼓舞、广场舞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

“在接续举办三皇文化节、夏季古玩艺术品交流大会的基础上,我们将以保护开发传统古村落和建设美丽乡村为出发点,立足发展乡村旅游,筹建贾家庄三皇庙景区小吃步行街,力争将贾家庄村打造成全市乡村振兴战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贾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副主任崔立元说。

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居环境的持续亮化美化,以及不断推出的招商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商家前来入驻,为贾家庄村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去年,贾家庄村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旅游营收达到300余万元,村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临水村拍照打卡点。

临水村拍照打卡点。

“屋”尽其用 古老村落绽放新姿

“看山看水,喝茶读书,向山而去,归于田园。这里既有明清院落的韵味,又有山水乡愁的悠闲,还有都市生活的品质。”来孝义临水村游玩的不少游客都想在此住上几天。

“没错,我也很喜欢临水”,走进这个古老又安静的村落,率先看到的便是墙上的这几个大字。围绕在大字四周的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门牌号码,“网红书店12号”“二十四节气主题民宿18号”“美食街69号”……这堵墙,像个导览地图,也是一处别具风格的网红拍照打卡地。

临水村,又被称为凤凰古村,是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顺着村内古朴的石板街沿坡而上,村里有明清砖瓦民居,古树众多,当地村民说柏抱槐有1200年的树龄。“旧村大都是明清时期的老宅,后来村民大都已迁至北部新村。”高阳镇临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郭治平说,旧村古建筑众多但大多十分破旧,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进行修缮保护、改造翻新。

“2023年以来,临水村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依托独特的区位、景观、生态等优势,投资1.67亿元开展河道治理、田园综合体、民宿业态产品设计开发、基础设施提升四大工程,建设集特色民宿、文化观光、农业采摘、度假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郭治平介绍。

在临水村里,已经有修葺好的民宿样板间34号院。该院落也是明末清初建筑,穿过庭院花园来到二进院,窑洞改建的房间和茶室配备了中央空调、全屋智能、地暖新风。“外面看起来是窑洞,进入却是五星级酒店的配置。”到此参观的游客都表示很惊喜。

在建设高端民宿的同时,该村还出台措施,把原来旧的学校,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改造成青年旅舍、研学基地,与收回的民居共同打造民宿集群,形成一个“住、游、购、乐”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保持村落原有格局肌理,不搞大拆大建;修缮有保护价值的传统院落,发展民宿经济;加强垃圾和污水治理,完善收运体系和基础设施……整个临水古村尽显自然,不失历史韵味更不乏现代之美,生动讲述着以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

还是那山那村,青山绿水不变,古村味道不变,改变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与盘活资源的能力。

现在的孝义,文旅产业如同一股强劲催化剂,让众多乡村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颜值”,在保留乡村原始韵味的同时,增添了时尚与活力。人们的“诗与远方”,正逐渐变为日常。(图片由孝义市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