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消息 · 赵亚峰深入阳方口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调研    2025/08/02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    2025/08/12      · 感知生态之变丨母亲河重现生机与活力    2025/08/12      · 回响丨义立天地    2025/08/12      · 宁武县召开文化旅游调度会    2025/08/12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正文

 

人民日报看山西 | 临汾永和县呼家庄村:坡耕地变为生态良田
2025-08-12 16:45   来源: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1日第17版

山西永和县梯田上高粱喜获丰收。永和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供图

蜿蜒的梯田层层而上,良田里孕育着新的丰收。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呼家庄村村民李交鹏在梯田里查看玉米长势。

永和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大小2500多条沟道纵横交错,35万亩耕地中,70%以上是丘陵山地。

过去,李交鹏种的就是“破碎田”。“田在半山腰,跑水、跑土、跑肥,是‘三跑田’。”李交鹏说。经过治理,现在的田变成了梯田,田块平了,存住水土,产量跟着上来了。

永和县多年来持续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鸡爪坡”变生态沟,“三跑田”变“三保田”。截至2024年底,永和县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87.4平方千米,水土保持率由2020年的44.7%提高到48.3%。

坡耕地再升级,大农机开进梯田。“有了‘大块头’帮忙,省人力,少投钱,每亩产量增加300斤,收入增加500元以上。”李交鹏算起账。

2021年呼家庄村作为试点,将1100余亩细碎梯田、坡地改造成适宜全程机械化的反坡式梯田,单个地块平均面积从0.6亩增加到1.8亩,大中型农业机械可全程耕作。

再看全县,通过反坡式梯田、田间路修整等宜机化改造,地块平均长度从原来的不到100米,增加到现在最长达400米以上,平均宽度从原来的3至4米扩展到10米以上,单块面积最大可达20余亩。

耕地改造与水土保持同步推进。“‘饭碗田’是增收田,也是生态田。”永和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田华说。平地块、起田埂,再在田埂上种连翘、酸枣等,蓄水、固土、保墒。截至目前,永和县完成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2.3万亩。

“我们通过坡耕地改造、坝滩联治、经济林栽植、荒山造林等方式,探索出一条水保富民、生态兴县的新路子,水土流失状况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永和县水利局局长王涛说。

近年来,山西持续推进生态治理,加强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能力不断增强。山西省水利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赵万广介绍,“十四五”以来,山西新建淤地坝270座,治理坡耕地70多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29万亩,水土保持率达到65.5%。

“我们将持续推进坡耕地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健全水土保持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不断增强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赵立东说。


责编: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