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正文

 

凝聚转型合力 建设美丽山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5-11-03 15:46   来源: 山西日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连日来,全省上下迅速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实际行动把绿色发展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让生态“含绿量”持续转化为发展“含金量”,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三晋力量。

践行“两山”理念 拓宽发展路径

“全会为我们谋篇布局‘十五五’期间山西林草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两山’理念为根本遵循,深刻把握国家‘十五五’规划将林草工作置于重要战略位置的历史机遇,精心编制‘十五五’林草规划并推进落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质量实施好‘三北’六期工程,全力守紧防火、防虫、防猎、防侵占安全底线,持续筑牢美丽山西生态屏障;坚持以林发展、以林养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和干果经济林产业,有效拓宽‘两山’理念转化路径;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为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新局面作出更多林草新贡献。”省林草局局长武耀文表示。

“我们要着力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李欣表示,要坚决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治责任,围绕发挥四大战略叠加优势,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为重点,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五年实施评估与“十五五”发展规划联动协调,实现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进一步匹配和融合,为我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供坚实的规划保障。

近年来,偏关县在逐绿前行中向新发力,将造绿、护绿、守绿的执着坚持转化为生态福祉。偏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白生成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三绿”发展战略,锚定“绿色文旅”高质量发展总目标,紧扣“黄河、长城”两大核心IP,精心打造“一河五渡五金花”黄河风情旅游特色小镇和“一城一营六古堡”长城风情旅游特色小镇,构建“两带引领、多极支撑、全域覆盖”的全域旅游新格局,着力把老牛湾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黄河文化旅游景区,加快建成黄河长城文化体验地、特色乡村度假优选地、古关非遗活态传承地、户外生态运动目的地,让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攻坚污染防治 筑牢生态根基

“十四五”以来,我省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今年前9个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28微克/立方米,比“十三五”末同期下降36.4%。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高峰表示,我们将按照全会提出的“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要求,以PM2.5改善为主线,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为突破,在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散煤清洁化替代、提升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水平、完善大气环境治理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美丽山西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交城经济开发区是当地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内煤焦化、化工等企业星罗棋布。今年9月,经开区的“山西上德水务有限公司(交城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全面落地投用,区内76户涉水排污企业的工业废水经分解处理,最终水质完全达标。该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部长张剑说:“经开区污水处理项目以创新技术破解高污染产业治水难题,构建起全流程管控+资源化回用的工业水循环体系,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范例。下一步,我们要以污染防治为契机,以向绿而行的定力守护生态底色,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实现生态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高平市神农镇以“生态村庄”创建为抓手,在巩固“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垃圾收运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垃圾“日清、日运、零填埋”目标。采取城市管网延伸、区域集中建站、村独立建站等多元模式,协同推进生活污水治理,使水冲式厕所和清洁能源厨房成为农村家庭“新标配”。同时通过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守好沃土良田。该镇党委书记王晓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用美丽乡村铺陈美丽中国新底色,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推进“双碳”目标 培育绿色动能

“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林业碳汇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我们将秉承右玉精神、三北精神,以全国碳汇试点工程为抓手,通过科学绿化、森林抚育等多项措施,持续在退化林分修复改造上下功夫,精准提升林区及周边森林质量,在激活森林固碳功能、增加区域碳汇储量的同时,也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发挥多重效益,进一步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局长王晓林表示。

走进位于阳泉市城区的特能集团山西北方晋东化工有限公司,花园式工厂面貌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该公司系统性推进绿色工厂建设,通过引进高能效设备,实施电镀废水提标改造、中水回用等项目实现清洁生产,绿色物料使用率达100%。“全会提出,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作为我省工业绿色转型标杆企业,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节能技改项目,及时淘汰高耗能设备,加强节约用能规范性检查,推行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同时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企业贡献。”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忠说。

“晋控电力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升级,构建‘传统火电提质增效、清洁能源规模开发、能源服务创新突破’三极支撑体系。”晋控电力投资计划部主任张峰说,在火电项目发展方面,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积极谋划新项目布局;在新能源项目建设方面,重点推动忻州、沁源等地新能源项目建设,构建“新能源+传统能源清洁化”的新型能源体系;在能源服务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发展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碳资产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坚定走好煤电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中展现作为。

记者:张丽媛 王秀娟 李全宏 高桦 尚晨 程国媛 王少科 张毅 王文龙


责编:闫凤婷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