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题2019>>媒体看宁武>>正文

 

延高校人才方阵 扬汾源发展之帆
2021-08-28 09:14   来源: 山西日报客户端

——宁武县与多所高校“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侧记

思归汾河,无日不悠悠。

盛夏汾源,绿水青山;管涔林海,天然氧吧。7月19日,从北京永定河畔出发,由11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同学组成的“省校合作”团队,溯源而上,集结宁武。天之骄子,给山城带来阵阵新风,古关宁武,让传媒学子顿觉神清气爽。刚放下行囊,来不及客套,同学们便纷纷涌向见面会场,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活动行程安排表。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梁利军告诉同学们,围绕红色资源传承保护、乡村振兴产业引领、旅游胜地文旅互动、媒体矩阵做大做强等将深入各个基地,展开合作调研。

追寻红色足迹

革命老区宁武县,红色是最鲜亮的底色。

20日一大早,旭日东升。同学们启程前往红色之旅的第一站-----宁武县西南部原新堡乡芦草沟村。1940年1月,宁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2月即迁至芦草沟村;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八路军120师358旅8团曾驻扎在这里,烽火硝烟的铁血岁月中,芦草沟抗日完小于1941年10月创办。7月的芦草沟,草长莺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又在耳畔震响,没膝的绿草中,同学们且行且珍惜。

下午3时,同学们前往新堡乡旧堡村。这里是创造“劳武结合”的特等民兵英雄张初元同志的故居所在地。听说大学生们来访,村民们纷纷聚拢过来,老英雄的孙子张卿贵同志向同学们深情讲述了“老爷爷的革命故事”。聆听发生在1943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英雄事迹,同学们表示:给我们上了一堂鲜活而生动的党史课。

21日,芦芽山脚下的西马坊乡迎来了前来探访的同学们。在“三线建设”时恒光机械厂旧址上开辟的红色记忆展览厅,在席麻洼村“军火田”创始人特等民兵英雄邢四娃故居前,在西马坊乡馒头山村烈士陵园里,同学们观瞻图片文物,询问相关细节。每到一处,重温那一段段峥嵘的岁月,缅怀那一个个英雄的功勋,灵魂受到震撼,精神得以洗礼。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壮志,在青春的旗帜上高高飘扬。

共谋绿色发展

“宁武不仅是一方红色的热土,更是一块资源富地、生态要地、文化重地、旅游胜地、发展宝地。要把汾源大地的青山绿水真正变成宁武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宁武县深化省校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委书记侯俊生对同学们说,“这是作为煤炭大县的宁武转型发展的绿色之路,是同步小康的光明之路,是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

22日,期待满满的同学们来到宁武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进入宁武毛健茶、山区道地中药材、莜麦饼干食品等的加工企业与企业管理人员、员工交流互动,了解建设与生产现状,共同探讨在山区有限的耕地条件下如何发挥当地资源特色,推广本地特色农业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汾河流水哗啦啦”,吸引着中国传媒的学子们倾心倾听;管涔山脉如诗如画,用盛夏般的热情迎接着这一群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人。21日下午,同学们带着地理位置产生的差异,带着探寻的陌生感,于红色、绿色、蓝色之间感悟和谐之美,于绚烂和精美之间觅得平衡。在汾河源头水母殿品尝源头活水,在宁化古城这座中国最小的宋城中感悟千年一瞬,在宁武关唯一遗存宁武古楼抚摸明砖斑驳,在万年冰洞的沁凉里惊叹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绝世奇美,走进悬空寺、悬棺、悬空村体验山民风俗、土著风情;漫步海拔2600米的亚高山草甸荷叶坪,欣赏高山天池马营海的湖光霞辉,绕行芦芽山最高峰太子殿俯瞰山河壮美……红色基因显影成图画,夏日清凉变幻为“绿宝”。大家在对宁武县自然与历史文化、人文与生态资源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对百里汾河川沿线景区开发现状与进一步拓展展开讨论。令人欣喜的是,同学们还以“我眼中的宁武”征文和摄影作品为他们的社会调查之旅作了个性化诠释和具象化呈现。芦芽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梁海宏深有感触的说:“孩子们看问题的角度和维度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的背后是一个个层圈和粉丝群,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绿色泽被百姓,绿荫孕育人才。22日上午,在宁武县融媒体中心走出去、请回来的同时,送出去、学回来的“双向互动”也在进行。在观摩中心运行情况后,大家就新媒体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等方面坦诚提出建议,双方列出定向培训清单。这样的连台好戏,在宁武县高级中学得到延时,下午的座谈会上,就进一步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合作意向,宁武县高级中学与传媒师生恳谈甚欢,气氛热烈。问到于发展方略,求贤于“省校合作”,在成为共识的同时,也成为期待开花结果,落地生根的殷殷期盼。

凝红聚绿 立基拓新

有一种力量,在合作中勃发;有一种梦想,在朝阳中升腾。

23日上午8时,宁武县宾馆三楼会议室里悬挂着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和宁武县合作签约暨实习实训基地揭牌仪式”的红色条幅,绿意盎然的“宁武绿乔”,见证了“省校合作”凝红聚绿、立基拓新的高光一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与市县领导共揭基地之牌红色盖布,签订共建合同绿色条款,此次合作之旅展示了“省校合作”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基地项目凸现了山区发展的汾水虹桥。前期开展的合作项目主要是:大学生实习基地、融媒体中心整体业务提升、县乡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项目、文旅品牌有效传播项目、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这些合作项目将落户凤凰古城,必将为宁武发展彰显“高校智慧”,构筑人才高地,增添内生动能,开拓新天新地。

传媒与山区合作倾情倾力,“省校合作”举办摄影大展与建立药材基地的意向同样也令人振奋:与北京电影学院已初步拟定《“金驹杯”忻州古城(暂名)全国大学生摄影展活动方案》,并已上报市委。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就共建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药物植物园、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中药材调查、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深入交谈,形成共识。8月3日,宁武县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对接洽谈的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芦芽山中药材高端智库、芦芽山中药材文旅康养事业发展示范基地已达成意向,准备在全市省校合作大会上举行签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记者还了解到,宁武县委县政府为夯实“省校合作”之基,发挥人才最大效能,在围绕“12大基地”建设上形成上下联动协作高校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的同时,锚定目标,精准施策。其中,全面排查摸底,完善本土智库。建立宁武籍在外高校人才数据库和宁武籍优秀大学生数据库;启动校地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鼓励支持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锻炼平台的两步棋,先手落子,举措有力。目前,已有忻州师院26名大学生深入芦芽山景区进行实习实训;团县委组织开展的“青春兴晋”宁武籍大学生返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接纳大学生38名,在宁武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业茂。一遍遍展读合作协议,协议中每一个项目的运行都有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副职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合作专班步步跟进,每一座基地的建立都以项目推进,每一段工作的走深走实都实行了清单化管理,每一项事业的拓展都有优质的服务和强力的保障;一次次回顾合作之程,旅程中既有少年人青春勃发的蓬勃朝气,又伴随干事创业、崇尚力行的旺盛精气神儿;既有红色足迹深烙心途的壮我行色,又有绿色生态福泽汾川的靓丽风光。省校合作“12大基地”助力宁武县域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方阵已经铺陈开来,全县上下呈现出一派靶向引才、贤才云集、绿色召凤、百凤朝阳的生动态势。美哉宁武,情聚群贤!壮哉宁武,携手奋进!美哉壮哉,宁武的明天更美好!(班彦钦 付彦云)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