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题2022>>奋斗者正青春>>正文

 

青春有一百种模样,怎样才不负青春
2022-05-06 16:14   来源: 中青网

演员这个职业,能有一种大部分人无法经历的体验,那就是“走进”无数人的人生。今年54岁的王劲松,是《山河月明》中的刘伯温,是《破冰行动》中的林耀东,是《军师联盟》中的荀彧,是《琅琊榜》中的言侯……从历史到现代,在与这些他者的碰撞中,他努力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5月3日,由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国飞鹤联合出品的短片《奋斗者!正青春》上线首发。“青春是什么?”王劲松在短片一开始发问,他和高考学生、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科研人员、抗疫人员,以及多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一道,用自己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

但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青春有100种模样,怎样才算不负青春,等待你的回答。

王劲松:我每天的工作在被一种青春力量感染

王劲松在话剧团工作过20多年,有一个略显惨淡的开始:他在舞台上演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甚至是套上一件大袍子,演一堵墙;2006年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中饰演太监杨金水,才算有了履历上值得一书的作品;直到《琅琊榜》《破冰行动》等剧大火,再回头翻看他过去的作品,观众才意识到,王劲松原来一直都在。

如今年过五旬,王劲松却从来没有年龄焦虑,“因为我就没踩着过正点。我年轻的时候,人们崇尚成熟的演员,我只能演一些边边角角;等我年龄大了,大家普遍追求的热度流量是年轻的演员,我还是一个配角、一片绿叶”。王劲松并不感到沮丧,因为做一名专业的演员、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这是我的幸福”。

一个中年人来谈青春,那必定是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其实在每一个角色里都有青春的元素。”王劲松说,“我们有一句话叫‘演员要保持一颗童心’,就是要有像儿童一样纯真的感觉,这是演员这个职业的特性。”

在工作中,王劲松不可避免地要和年轻人合作——年轻的演员、年轻的导演、年轻的制片团队、年轻的工作人员……很多已经是00后,“我的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支持,来源于这些青春的力量。我们每天朝夕相处,我也会跟他们请教很多我不懂的问题”。

王劲松发现,年轻人知道比自己更多、范围更广的东西,“我每天的工作都在被一种青春力量感染,这股力量也会融到我的角色中,甚至让我忘了工作中的疲劳”。

青春是什么?王劲松的回答是:“年轮递增,只是数字的跳跃,笃行专注、永记热爱、无畏奔赴,都是正青春!”

怎样才算不负青春?热爱、专注、无畏

在短片中,我们能看到朝气蓬勃的青春群像:18岁的高考生,选择了艺考,一笔一画来描绘“人生海海”;22岁的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相信每一片燃烧的小雪花,都值得一块奖牌。

这个可爱的00后志愿者名叫徐天然,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事服务志愿者,因为与“冰墩墩”斗舞而在网络上被很多人熟知。她在大学就热衷志愿服务,志愿时长累计达500多个小时。徐天然在赛区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她说:“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怎样才算不负青春?王劲松对短片中一个从事饲草草种研究的姑娘印象深刻:“她的研究领域比较小众,每天在黑土地上和草打交道,研究种子,研究怎样让牧草长得更好。也许她不能经常穿着漂亮的衣服走在时尚的城市,但她兢兢业业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样的青春是最美的。”

这个片中没有出现姓名的姑娘,叫张仲鹃,是一个90后,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毕业后,从大城市来到东北农场,一头扎进黑土地,从事农场选种育种科研工作。她走遍2000亩黑土地,只为从218个品种中选出最好的。从某种意义上,她和种子一起,在乡村成长。

当90后也已到了而立之年,青春是不是渐行渐远?且慢,还有43岁的质检员,20年与仪器为伴,即便是0.01的差距也绝不放过;52岁的核酸检测人员,驻守方舱24小时待命,单日检测超过2000人次;60岁的乡村音乐教师,30年让1200个孩子走出大山……没有人能够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向前行。只要热爱、专注、无畏,你的模样就是青春的模样。

已经白发苍苍的乡村音乐教师,带着孩子们唱起了一首《萱草花》:“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让它开遍我等着你回家的路上,好像我从不曾离开你的身旁……”歌声唱的是老师对即将走出大山的孩子的牵挂,青春的种子,就这样播向远方。

青春有一百种模样,百年依旧芳华

《奋斗者!正青春》片尾闪过的这些人和事,也许你听过,也许因为时间久远而不再被现在的年轻人提起,但如果说青春有100种模样,他们的面孔当之无愧地一定在其中。

今年61岁的秦文贵,是1997年第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他是一名“石油工人”。1982年,刚从华东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的秦文贵,就奔赴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石油管理局。在这个“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的地方,他一干15年。从技术员到工程师,他遇到过各种困难,但他的应对高度一致:“工作的对象是硬的,工作精神也必须是硬的。”

当年第一届的获奖者只有5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只有24岁。建功不一定在年少,但“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第1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邰丽华的名字,是和一支舞联系在一起的。她两岁失聪,15岁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领舞演员,在2005年央视春晚上凭借舞蹈《千手观音》惊艳并感动了全国观众。邰丽华不仅关注艺术,还关心更广大的残疾人群体。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她聚焦特殊需要人群的教育和就业问题,尤其是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

在2015年获得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祁发宝,是一名战士,一名真正的战士。18岁入伍,扎根阿里高原,那是一个平均海拔4500米,低温、缺氧、强辐射的人间禁地,但再难再险也动摇不了战士卫国戍边的决心。2020年,在一次任务中,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祁发宝张开双臂阻拦,身负重伤。祁发宝说,他的身后就是祖国,在喀喇昆仑,他们就是祖国的界碑。

如今,在阿里高原的一块崖壁上,有8个大字,那是祈发宝刚当团长不久,带领战士们刻下的——“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青春的模样无法一一描画,我们懵懂地出生、蹒跚地长大,向着未知的未来走去,但只要不负青春,百年也是正值芳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