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题202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大代表风采>>正文

 

【二十大代表风采】毕腊英:把应尽的责任尽到底
2022-10-03 21:00   来源: 山西日报

9月7日,记者见到了忙碌中的毕腊英。巷子里的管道敷设工地上,她头戴草帽、挥舞镐头,干得起劲。这几天,高平市的农村雨污分流处理工程推进到了她家所在的寺庄镇伯方村。“政府给咱办这么好的事,家门口的活儿咱还不出把力?”听到记者唤她,毕腊英停下忙碌乐呵呵地说。摘下草帽,露出满头白发。“马上60岁了,上年纪了,可咱还有的是力气。”毕腊英吊高嗓门说:“活一天就要干好一天,把应尽的责任尽到底。”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扶贫贡献奖获得者、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今年又荣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眼前这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背后却荣誉等身。几十年如一日,她勤俭劳动不怠、捐资助学不停、忠诚奉献不止,一路用平凡书写着不凡。

上世纪80年代,20多岁的家中独女毕腊英就开始跟着父亲毕生才起早贪黑、磨粉喂猪,并靠此成为“万元户”。辛苦挣下的钱,自家人不舍得花,“从小吃了没文化亏”的毕生才却对助学充满热忱,无偿资助起了25名贫困大学生。然而,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的夙愿未了,1992年,毕生才却因车祸不幸离世。此后的毕腊英义无反顾挑起家里大梁、继承起父亲的遗志。100多头猪,一勺一瓢喂;卖猪换来的钱、政府给她的奖励、甚至父亲遇难所得的补偿款,她倾尽所有捐。先后设立“毕腊英教育基金”“毕腊英教育奖励基金”“毕腊英助学基金”,与失学儿童结对子、帮扶困难家庭学生、奖励优秀教师……30多年来,累计捐资50多万元,奖励和资助的教师学生超过1000多人。

2017年,她带头响应环保的号召,主动关闭了父女两代经营30多年的猪场。虽然没有了主要经济来源,但毕腊英捐资助学的脚步却没有停歇。毕腊英两口子一年种地打工收入2万多元,每年拿出近一半收入投入助学助教基金。“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早就没什么贫困失学的孩子了,我捐的钱基本上就是给孩子和老师们些补助和奖励。”毕腊英说,“虽是杯水车薪,但只要我的身体能行,我就会在捐资助学的这条路走下去。”

“我是党的女儿”,这是毕腊英做报告时常用的题目。“从入党的那天起我就发誓:我不仅是父亲的女儿,不忘父亲的养育之恩,走好父亲的捐资助学路。我也是党的女儿,更不能忘记党对我的培养之恩,还要走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路。”毕腊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没有了经营猪场的繁忙,闲不下来的她一有时间便去参加义务劳动,平时打扫卫生、疫情防控期间卡口值勤,还两次为村里的疫情防控捐款4000元。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她积极履行职责,建言献策。黄梨振兴、农村污水处理、寄宿制小学建设、加强秸秆综合应用……一项项建议落地成为惠民的硕果。被邀请走进学校、厂矿、单位,每年七八十场宣讲、报告,她却拒收报酬。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干的都是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些都是我应尽的责任,可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这么多、这么大的荣誉。”伯方村的寺庄廉政教育基地里,毕腊英和父亲的事迹、荣誉及参会留影占满了其中的一个展室。一一为记者介绍着,她兴奋难抑。“这是2012年参加党的十八大时的照片,那年我第一次当面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这是去年的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我在天安门广场上亲耳听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那场面、那声音真叫人热血沸腾……”毕腊英说,现在经常有党员群众来这里参观学习,只要有空她就亲自讲解,“说那份属于党员的自豪,讲咱国家的繁荣昌盛,讲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对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毕腊英满怀期待。“这些年,咱们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高。我要把咱农民的幸福生活告诉党中央。”毕腊英激动地说,“我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嘱托,尽自己的全力把党中央的精神带回来、传达好,发挥好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引导年轻一代向上向善健康成长,和大家一起继续奋斗,加倍努力,迎接共同富裕的新生活。”(本报记者 王天晓)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