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题202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正文

 

静乐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适度规模经营
【喜迎二十大】踔厉奋发致力乡村振兴
2022-10-14 19:14   来源: 山西日报

10月12日,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胜利闭幕。静乐县干部群众怀着激动的心情,学全会公报,谈热切企盼,纷纷表示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踔厉奋发、铆足干劲培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秋日的赤泥窊乡下双井村打谷场上,一派忙碌景象。红艳艳的藜麦穗铺满了大半个场子,拖拉机“突突突”拉着石碾子绕圈转,一场碾完接着一场碾。碾下来的藜麦推到一旁的扬场机边。接通电,扬场机呼呼作响,风口下哗哗落下藜麦,不一会儿就是白生生的一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效杰抓了一把,“你看,这是我们村集体种出来的藜麦,多饱满。”

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静乐县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全县503个村(组)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时,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适度规模经营。

走进下双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牛”味扑面而来。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看到公报上的这些内容,亲切又振奋。”张效杰介绍,2020年,为促进脱贫户稳定增收和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乡统筹各类资金173万元在下双井村实施肉牛养殖。“今年初到现在已繁殖28头西门塔尔小牛,这一项村集体经济预计年纯收入15万元。加上400亩藜麦收入,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30万元。”

“下一步,我们乡还要建设一座小杂粮加工厂。”赤泥窊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巩逸说。依托静乐县5万亩藜麦整体发展规划,地处晋西北高寒土石山区的赤泥窊乡采取抱团经营等方式,全乡16个村集体种植藜麦3400亩,并带动农户发展藜麦种植4600亩。整合扶持资金建成小杂粮加工厂,16个村种植藜麦平均每村每年集体经济可增收5万元。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头,以规模化种植破解基础弱、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的短板,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得到越来越多静乐农民的认同。

“明年村里发展艾草种植,我也得算一个。”神峪沟乡温家坪村54岁村民高乃青对第一书记郭欣东说。

高乃青在太原打工,家里的地过去靠父母和妻子打理。这几年,生态环境好了,山里野猪、鸟雀多了。村里发展连翘种植,他尝试着跟了一步,今年村集体连翘收入10万元,他家5亩卖了8000元。

去年,郭欣东接任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驻温家坪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另外两名队员每人拿出1万元,在流转来的村里的50亩土地上种艾草。“由于没有经验,一年下来只能说没有赔钱,但是看清了路子。”

“我常年在外打工,见得多,要想富就得有产业。”高乃青给他父母做起了思想工作,“一年种艾草,多年受益,而且从种到收全是机器干,人不累,到了年底还能分红。”

300亩艾草种植计划,温家坪村346名合作社成员一致通过。“大家积极性很高,都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干,300亩的肥料已经备足了。”郭欣东笑着说。

近年来,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出现了地多人少的状况,静乐县根据发展要求,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了28个专项小组,确保了产业建设顺利开展,不断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创造有利条件。

“你看,最后连玉米秸秆带的泥块也利用上了。”走进静乐县艺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浓浓的玉米秸秆甜味扑鼻而来,公司负责人王亮功一一介绍:“田里玉米秸秆拉来,好的加工成膨化饲料,一吨售价700元,剩下的边角料开发成育苗基质和加工成碳汇生态育苗容器。”

“举世瞩目成就的取得关键在党。”王亮功是王村镇龙科村党支部书记,全镇26个村联合成立镇联合总社,他被推选为总社理事长,产品主打碳汇生态育苗容器和牛羊饲料。“项目达产后,可带动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156万元以上。”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和“集体赚赔,谁管谁理”等问题。目前,静乐县已有100多个村(组)集体和乡镇集体成立了实体公司,经营项目120多个,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势头。(记者 王利强)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