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安晓奕)9月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发布会,同时也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省纪委监委、省委政法委、省审批服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东洪介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第一要件”和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的六大支撑之一,创设性提出“三无”“三可”要求,迭代推出营商环境3.0版改革,常态化部署全省营商环境重点督导,推动实施营商环境考核。省人大、省政协连续两年分别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和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协同攻坚,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创新举措、前所未有的强大推力,向全社会传递出山西全面创优营商环境、全力厚植经营主体发展沃土的信心与决心。
我省营商环境3.0版改革实施一年多来,各项改革稳步推进,5年规划实施的119项改革任务中已有73项全面铺开并取得积极成效,推出第一批18项创新示范案例,全省营商环境以点带面持续提升,“五大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法治环境日渐完善。省政府出台《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的实施意见》,“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不断推进,高标准建成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智慧监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重复监管、多头监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统计等领域相继发布包容免罚清单,公安交管、税务等部门相继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在全省不断推开。全省政法机关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着力扫除黑恶势力,推动涉企案件快办快结,企业投资信心大为提振。各级各有关部门主动公开办事流程、环节和时限,推行申报材料主动告知或公示制,“靠制度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政务环境更趋便捷。“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全面覆盖省市两级及30%左右的县(市、区)。全省1276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便民服务中心,115项乡镇(街道)、45项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1%,市县平均达83%。医保、社保、公积金等20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306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首批28个行业实现“一表申请、一证准营”。编制完成50项高频“一件事”集成服务办理标准。“惠商保”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正式启动,全省登记在册且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均可享受全方位、综合性、普惠性的保险保障。推出全省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涉企政策1718条,线上直享惠企政策达208项,实现“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的主动式转变。
信用环境持续优化。颁布《山西省社会信用条例》,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3年行动,信用信息归集范围逐步拓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逐步加强,社会信用信息体系不断完善。省纪委监委牵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专项行动、“黄牛”“黑中介”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等。省政府党组狠抓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问题整改,推动各级各部门整改问题1437个,整改完成率达93.13%,健全完善制度723项。
人文环境更加美好。全省建成公办图书馆、文化馆25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6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万余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从15元提高到89元,服务项目扩至27类,推动770种集采药品、100种集采耗材价格下降,平均降幅50%以上,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省内两所高校三个学科跻身“双一流”建设行列,本科高校历史性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在“东方甄选山西行”的流量带动下,我省已成为全国网友心目中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要素保障环境逐步健全。持续深化“千名行长结对子”活动,有效降低民营企业担保费率和融资成本,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099.58亿元,同比增长30.04%,惠及经营主体43.37万户。出台产业用地支持政策“23条”,强化支持类工业、光伏、物流批发等23个产业项目用地保障,取消部分项目污染物总量及规划环评前置审批,实施“多评合一”,“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成为我省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能源充足、稳定供应成为我省最大的比较优势。
下一步,将按照中央主题教育指导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全省营商环境创优活动,在系统治理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实施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推动全省营商环境“由表及里”优化提升。
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还就纪检监察机关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进行了介绍。
编辑:闫凤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