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连载】《宁武清朝史话》第6章(16)
2019-11-11 11:34   宁武新闻网

作者:宋文邦

六、大清朝人才辈出 宁武县群星灿烂

——清代宁武的望族与名人

3、长眠于千岛湖下的宁武知府周景柱

清乾隆年间在宁武当了5年知府的周景柱,是浙江省遂安县人。遂安素以“锦山秀水,文献名邦”著称,古往今来人才辈出。

1959年,因新安江水库的建设,具有1800年历史的遂安和淳安两座古城沉没在水底,两县被淹后合并成现在的新淳安。水淹上来,老城沉入水底,山顶突出成岛。城池入水,民众搬迁,沉入水下的,还有那家家户户的祖坟。从此,宁武知府周景柱就长眠于千岛湖下了。

周景柱,字西擎,浙江省遂安县人,乡举孝廉,雍正年间中举。周景柱的爷爷周群是朝中的内阁中书,父亲周观涛是个大孝子,教子有方,曾在京城修过国史。周景柱兄弟五人,都是读书人,官职最高的是周景柱。雍正十年,周景柱由内阁中书入直(即入宫值班供职),干起了和他爷爷周群一样的工作。内阁中书是在朝中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等等的工作。乾隆元年,周景柱从内阁中书的岗位上调到广东潮州担任州丞。乾隆十三年(1748年)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周景柱出任宁武知府,后调任蒲州知府。工书法,善诗文,除编定《宁武府志》外,还编纂了《蒲州府志》。

周景柱在任宁武知府期间,在文化上的突出贡献是对前任知府魏元枢的《宁武府志》初稿进行体例次序调整,并对原志稿进行考证纠正,使得定稿《府志》体例更加严明,史料更加翔实。

清代乾隆版《宁武府志》(下称《府志》),是宁武自有建制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府志》由两任知府先后编纂定稿,即前任知府魏元枢草纂,后任知府周景柱修订。魏元枢上任伊始,便着手编纂《府志》,历时达六七年之久,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初稿始成,其后调任汾州知府,《府志》遂无暇定稿。后任知府周景柱,搜讨史籍,精于考证,修订并严明体例,经两月便修订脱稿,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付梓成书。修订后的《府志》体例严明、记述简洁、评议恰当,充分体现出编纂者的才、学、识、德。《府志》全书分十二卷,十九类,系统、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宁武及其所属四县几千年来的历史风貌。

周景柱在《府志》修订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严明体例,调整目次。严明体例,是编纂一部史志书的首要条件,周公在熟读史书史论的基础上,结合研读初稿的体会,得出自己独到的编志体例。他在修订《宁武府志》时,首先指出“志乘之书,首严体例。”而且还制定出为志书的几点标准,即“核而得实,不夸不泛,一也;部分清整,类从有伦,二也;得记事之法,详简适宜,三也;明决择之要,妄杂悉屏,四也:意无私曲,义归笔直,足以传信,五也;议论条理,始终一贯,无相违紊,六也;”这六点体例标准,从部类整合、一以贯之、记事适宜、核实史料、不虚美、不隐恶等几方面来指导。历时两个多月,查阅各种史籍文书,将原志稿的不足之处笔则笔、削则削,使得定稿简洁可信,次序得当。经过周景柱的调合次序、剔除繁杂,修订后的《府志》,体例条理,事类清晰。虽是修订,然出力颇多;虽是补修,然再创造比比皆是。

其次,引经据典,精于考据。周公在修订《府志》时,不迷信《山西通志》,也不迷信历代大家的论断,而是在精读史书和就地考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在卷二《山川》中,周公辨别管涔、燕京实为一山时,他言道:“管涔、燕京,《魏志》分以为二,盖仍旧史之误而未覈焉者。”接着他引用地理书来论证:“《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淮南子》:‘汾出燕京’。郦道元注汾水,引阚驷《十三州志》云:‘汾出燕京”。亦管涔之异名也,是其一山明甚。特古人所称偶有不同,或在昔时本有二名耳。”更进一步指出原志所犯错误的原因,即“意《魏志》所谓燕京者,其山初未必有此名,大抵后之志地理者,强相传会而加之,及传之久,遂以为然而莫能辨其非也。”

再次,针砭时弊,人木三分。周公在修订《府志》时,看到当时官吏的舞弊以及当地的陋俗,不避亲疏,直言贬斥。《府志》卷八《列女传》中,作者在记述完府属四县的列女后,对当时审评列女的官吏舞弊给予批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近年表彰列女毫无章法可言,大多是为豪门世族点缀门庭,而真正的“节妇”反而被排斥在外。进而指出,对于那些出身寒门,无钱送官者,即使有公论且好义者推荐,往往能表彰的,也如凤毛麟角。在针砭完时弊后,周景柱指出长此以往的后果是“节义不彰而教化不兴”。所以他在修志时仿效“明时,有出宰相靳公门者,而因欲表其夫人,礼官持之不予旨哉!”的正义之举,毫不客气地将一些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节妇的人踢出《列女传》。

作者不但批评为政者,而且对当地的社会陋俗也给以批评,如对当地妇女爱慕虚荣的批判。卷九载:“丈夫或敞缊不完,其妇人出必曳绫絁纨,穀不独裕乎?赀者然即不如是,恐众且相笑,斯其尤敝也。”丈夫是衣服褴楼,反观妻子却是“曳绫絁纨”,为何如此,原来是怕人“笑”,两相比照,再加上一个“笑”,入木三分的刻画出一个极端爱慕虚荣的陋俗。再如,郡人不好文墨好尚武,结果当地人由科举入仕的很少,即使略有一二,往往自满于乡间,不求上进。这既指出了边地居民尚武的习俗,也毫不遮掩的批评并刻画了当地读书人不求上进的丑态。

周景柱善诗文,他文德高尚,谦逊有加。《宁武府志》定稿时,他选录了前任知府魏元枢的三首诗,却只选了自己的一首《吊周总兵》。300多年过去,如今我们阅读、借鉴《宁武府志》,便会想起那个正直、博学的周知府,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本《府志》,而且留下了伟大而高尚的人格!

(本文节选自王念祖:《长眠于千岛湖下的宁武知府周景柱》,特此申明致谢。)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