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夕阳之音>>正文

 

老人为何不爱去医院
2020-01-19 10:56   来源: 人民网-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李 娟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保健康复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欧阳青

人老易患病,可能动不动就要跑医院。但除了主动就诊的老人外,还有一部分老人,他们宁愿相信保健品和偏方,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去医院。在这些老人看来,平时吃点保健品可延缓衰老、强身健体;有点小恙用用偏方,买点儿非处方药就可以了。他们相信这样可以自己掌控,进了医院“听凭处置”,反而心里忐忑没底。

《生命时报》记者在本报读者群中所做的调查显示,老人不爱去医院的原因,既有个人认知偏差问题,也与客观医疗环境有关。

“主要是看病太麻烦了。”在调查中,认为到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看病麻烦的老人占了大多数。杜乔(化名)说,他到省会级大医院看病最明显的感觉是麻烦,人特别多,排长队挂号、找科室、候诊,晕头转向一顿忙活后,真正问诊只有三五分钟,超过6分钟都会觉得很欣慰了。之后还有一系列的检查,没有好耐性和好体力,实在是应付不来。而在患者较少的基层医院,大夫水平又让人有点不放心,简直是左右为难。

“吃保健品比到医院看病便宜,而且听起来也挺靠谱啊。”对一些老人来说,买保健品就像在花钱买安慰。“现在保健品市场竞争白热化,推销人员内部都有培训,甚至听说他们有一本叫《话术》的册子,专门针对我们这些老人的心理状态讲怎么推销,听了之后,很容易让人深信不疑。”向无形(化名)说。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保健康复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欧阳青认为,保健品推销的屡屡成功,主要还是因为老人基本保健常识的缺失,再加上推销者掌握了老人心理,有耐心、会沟通,进而让老人失去防备。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保健品起效与否,老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一些心理慰藉,甚至不愿怀疑。

“医院让人觉得怪可怕的,医生说的话听起来冷冰冰,有时候还会越听越没希望。”尽管医学领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限于很多现实情况,医生很难对每个病人都做到情感上的关怀。于是,不带情感、冷静理智的诊断到了患者耳中,就成了冷冰冰的“判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说,面对同样的情况,年轻人大多可以客观思考、正确看待;老人的心理特点却决定了,他们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被病情“吓倒”,甚至有不理智的判断。

李娟进一步解释说,老人的心理主要呈现出“社会积极情绪选择性”的特点。他们感受到未来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无论做任何选择,都倾向于能带给自己正向情绪的选项。所以,在“去医院面对真实病情”和“听信保健品推销者勾画更有希望的未来”中,他们相对更愿意相信和选择后者。“这种心理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好坏。比如,它能让老人更易得到满足,心态更好,但同时也会导致老人在就医中的非理性选择。”李娟说,要规避这种不良后果,关键还需提高老人的健康素养,让他们相信有病了必须去医院就诊,该做的检查也必须做,切勿随便相信偏方或保健品。

欧阳青认为,诸如就诊环境便利性差、导医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也不应被忽视。一方面,要向老人科普看病知识,让他们知道什么病该去哪儿看;另一方面,可以返聘一些退休护士或懂全科的医务工作者,到大医院做导医,尽可能缩减、理顺就诊流程,提高便利性,同时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以争取更多信任。(本报记者 张芳)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